劉備知道了曹操帶兵奔向了自己,立刻就向自己的大哥公孫瓚開始了求助。
他也知道,自己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帶著陶謙,田楷的時候都被曹操給陰了,就更不要說現在自己守著平原,手頭也就只有5000多人。
青州的黑山賊從自己眼前過的時候,自己都不敢出去和人家打個招呼。
曹操的這次起兵,他都不知道曹操帶了多少人來。對外說是數萬,可是2萬也是數萬,9萬也是數萬。真要是圍住了自己的平原城,開始攻城,自己就實在是守不住了。給公孫瓚寫的信也都是大實話。
“公孫兄,曹孟德起兵數萬,犯我平原國。小弟我拜平原相二年餘,與曹孟德交手數次,鮮有勝績。而今小弟我國中帶甲者幾千爾,實難與曹孟德一較高下。如兄長還有餘力相助,請兄長儘快助我!”
公孫瓚在得到了黑山賊的相助之後,也總算是和袁紹在此對峙了起來。
之前被袁紹趕出冀州的時候,還多少有些狼狽。在得到了冀州的黑山賊的渠帥張燕相助之後,現在局面已經緩解好好多。
自己用騎兵善以正合,張燕善用“以奇”勝。說白了就是自己用騎兵都是規規矩矩的。張燕都是野路子。不管,不管怎麼說,好用就是好的。
看到了劉備的求救信,公孫瓚權衡了一下。確實該去救劉備。畢竟平原國是連結自己和中原最重要的通道。不能這樣的就被袁紹的盟友給奪走了。
公孫瓚起兵去救劉備。袁紹也得到了這個訊息,不過,現在的袁紹已經不是之前和曹操稱兄道弟的袁紹了。
他的野心其實也並不比袁術小,只是他還沒有袁術那麼無恥罷了。他至少面子還要再做一做。至少,面子上還要過得去。至少面子上還要對得起朝廷和自己的兄弟。
當然了,背地裡怎麼辦。他也都想好了。曹孟德是自己的好小弟。看著自己的小弟成長的太過於一帆風順,做大哥的有義務教育一下自己的小弟,這個真實的世界到底是如何的險惡。
他想出來的主意,很簡單。呂布在自己手裡,他也買通了呂布的親信,郝萌。讓呂布帶兵去陳留,然後郝萌讓呂布在陳留髮難,奪取張邈手中的兵權。如果張邈識相,就讓張邈繼續做他的陳留刺史。如果張邈不識相,那就強制讓張邈退場。
對於什麼時候讓呂布過去,袁紹其實還是很糾結的,畢竟現在擺在眼前的事情是。剛剛被自己擊敗的公孫瓚在聯合了黑山賊之後,又有了和自己一戰的實力了,這個是袁紹最為頭疼的事情。
於毒,眭固部的黑山賊是從兗州逃竄過來的,自己處理起來也沒多困難。現在比較困難的是張燕部的黑山賊。也正是張燕帶領著他的黑山賊,攻下了自己的治所,鄴城。讓自己在天下諸侯的面前丟了面子。
又因為張燕部的黑山賊搶光了冀州的軍馬,武裝起了自己的騎兵,讓自己好是難受。互相攻防了幾次,發現處理他們的難度不比公孫瓚更低,最後也就暫時收兵作罷了。
沒有想到他們居然投靠了自己的死對頭,公孫瓚。這個讓袁紹頭疼不已。
“公孫瓚自己可以處理,可是張燕怎麼辦?”
“元皓田豐),你覺得我們現在應該如何處理公孫伯圭和張燕這兩個傢伙?”
“主公,您不是一直都有辦法的嘛?我們應該聯絡豫州牧,劉虞,劉伯安啊。現在冀州和幽州的連年戰禍不斷,就是因為公孫伯圭的窮兵黷武。公孫伯圭本也是他治下的武將。難道不該他自己清理門戶嘛?”
“哪個……元皓,你還記得我們酸棗同盟時候的事情吧?就是劉伯安對於我有些微詞。”
“主公,現在是此一時,彼一時的事情了。上次你做酸棗聯盟的盟主也只是為了匡扶漢室而已。想立劉伯安為帝也確實救這天下蒼生的良方。只要解釋的清楚,劉伯安也絕不是個斤斤計較,在意這些小節之人啊。”
“那好,那我就修書一封給劉伯安兄。讓他管好自己手下的部將。不要在給冀州,幽州的百姓再添戰禍之苦了。”
“嗯,主公所言極是!”
“不過,元皓,那劉伯安能處理張燕和公孫伯圭之禍嘛?”
“主公,處理得了,處理不了。也不是我們的事情啊。最好是兩敗俱傷,然後再邀請主公出面調停。此等機會,千載難逢。”
“那如何讓他們兩敗俱傷呢?”
“這裡或許需要一點主公您的幫助啊。”
至於說怎麼幫助劉虞,處理公孫瓚和張燕,兩個人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太好的主意。也只好把自己手下的謀士都叫來問問意見。
“諸位,我和田元皓兄一直都在討論如何應對黑山賊的張燕部。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張燕自從和我交戰,戰敗而走之後,就投靠了同樣敗於我手下的公孫伯圭。兩個敗於我手下的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的在一起。雖然我並不擔憂他們在一起能成什麼氣候,可是,作為一州之主,我還是需要考慮好如何徹底消滅他們。也好能揮師南下,匡扶漢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