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看科幻小說沒錯,但一個故事最重要的是故事感呀!不是被亂七八糟的其他元素喧賓奪主。
不過故事看起來還行,算得上是一株合格的幼苗,梁松隨手加入收藏。
梁松又上網搜了一下小說裡邊的幾個名詞,意外發現文中的這些技術居然還是有些理論支撐的。
於是,他寫下評論時,語氣也盡量和緩。
……
相裡亭此時盯著電腦螢幕裡邊半天沒動的文件,進入了一個所有作者都會陷入的窘境。
他卡文了。
卡在主角成長後的性格轉變上,不知道後續怎麼處理比較好,相裡亭手託下巴陷入思索。
小說離不開塑造人物,甚至有一些小說的所有情節就是為了人物形象服務。
相裡亭從沒塑造過,手生,不過看寫作指導相關的工具書,書上有那麼一句話,大致意思就是讓他學會觀察自己周圍的人,其中一個最好的物件就是自己。
人對自己的認識往往最深刻、最清晰、最長久。
但相裡亭總不能把自己寫成主角,再把一直以來的經歷安進去,那未免有些自戀。先不說讀者知道後會不會心情微妙,首先相裡亭就接受不了。
於是,相裡亭把和自己相似的一個人,寫成了反派,反正性格符合,專業素養對口。
配角可以根據遇到過的人塑造,也可以適當簡略,但主角不一樣,所有細微的轉變都要平滑地表現出來,這就讓相裡亭這個寫作新手犯了難。
寫不出來就先不寫了,反正他存稿多得很,順其自然會想到怎麼解決的。
相裡亭關掉文件,閑來無事一刷後臺,發現又多了個收藏,以及一條評論。
這回評論不再是外站編輯打的廣告,而是從小說的內容出發,一條很正經的評論。
暱稱為“蒼松”的讀者看起來有點眼熟,在第六章 評論道:還行,但是對科技的描述太多了,看得眼睛疼,可以適當減少一點。不過寫得挺真實的,好像真的去到了廢土世界,加油。
咦,多嗎
相裡亭開啟存稿,從頭至尾迅速掃了一遍,對他來說,這些科技的使用都是家常便飯,就跟夏國人出門打的時用打車軟體一樣尋常。
相裡亭琢磨一會兒,稍稍改了下,不再以描述性語言直接大段大段懟回去,而是融進了對話中,這樣看著應該就不累人了。
相裡亭有條不紊地寫著新書,中途送相裡瓊去三中報道。
小姑娘一臉不樂意地起床,開學的沮喪打倒了平常的精緻,她今天沒有用生疏的手法化濃妝。
臨到校門口,馬上要出去見人了,相裡瓊才有點驚慌:“哥,我今天沒化妝,跟上了妝差別是不是很大”
相裡亭瞥她一眼,隨口道:“嗯,素顏好看一些。”
相裡瓊明顯神情鬆快很多,相裡亭又問她:“你們學校今天讓家長進去嗎”
“讓的,不過門口有小電三驢可以借,行李我自己一個人就能搞定,哥你就不用下來幫忙了。”
見相裡瓊高高興興進了校門,確實借到了車,將行李放進去,相裡亭繼續坐計程車回家。
再回到家時,相裡亭只覺房間空蕩了不少。
相裡瓊確實為這個家增添了不少生氣,尤其昨晚抓狂著趕作業的時候,甚至慌不擇路想抓相裡亭幫她寫。
相裡亭當然一口拒絕了,女生一臉絕望後悔,邊補作業邊唱苦情歌。
“我想著你的美,我想著你的魅,想著我陪你喝的苦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