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穗安001和碧脆香打基礎,相裡亭接下來的研究很順利,順利得不可思議,幾乎是以一種火箭噴射的速度在往前推進。
玉米的畝産量從穗安001的八百斤,漲到一千斤,一千五百斤,乃至兩千斤的穗安012,三千斤的穗安015!
夏白菜的畝産也一路從一萬一千斤的碧脆香一號暴漲到兩萬斤的碧脆香七號!
最關鍵的是,並沒有因為過分追求産量而舍棄掉抗性,甚至相裡亭研究出來的兩樣良種沒有多少地域限制。
而這僅是四年的成果。
除了玉米和夏白菜,相裡亭在高粱、馬鈴薯、番茄、菠菜、小麥、大麥、南瓜、胡蘿蔔等方面也培育出優良品種。
他的名字,已經漸漸成了作物的一種保障。
相裡亭在二十七歲這年因為貢獻卓越成為一名光榮的農大教授,華國給他發放了一套福利房,不過相裡亭平時不住在那裡,用巨額的專利費和獎金買了一套別墅。
他今年再次站到華國發明獎的領獎臺前,旁邊坐的依舊是楊教授,主持人依舊是當年那位,讓相裡亭有點恍惚,又展顏笑開。
這一次,華國的最高領導人親自為他頒發特等獎。
繼最年輕的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相裡亭又成為最年輕的特等獎獲得者。
他總是在重新整理記錄。
下臺時,相裡亭的證書被楊教授稀罕地捧了過去:“來,讓我看看,每年都會撞上那麼幾個怪物,這特等獎我還沒得過。”
老小孩好奇心總是很強的,相裡亭大方道:“隨便看,看完抱回家不還也行。”
“真的”楊教授一喜,真就不想還了。
“假的。”
相裡亭坐在座位上,看臺上的人來往,依舊是熟臉孔居多,也有年輕人後來居上。
過去與未來,一直是這些人和他一起在科研的領域不斷向前,這條路相裡亭走得從不孤單。
相裡亭別過臉,見楊教授盯著證書發呆,也沒出聲打擾。
良久,楊教授才舒了口氣:“為了這一張證書,我這一口氣憋了好多年,現在終於能釋然點兒了。”
“我得不到,但我學生得到了,這麼一想倒顯得我高階了不少。”
相裡亭懶散窩在椅子裡邊,無處安放的長腿微曲著,聞言沒什麼正形道:“說了這麼多,您不就是想聽我誇一句,您確實有拿特等的實力,就是偶爾時運不濟嗎”
“……沒大識小。”
從禮堂中出來,楊教授忽然道:“對了,穗安015畝産破三千斤,如今國際上最高畝産也才一千八,再加上獨創的育種方法,估計在國際上也能有所斬獲。”
“科學界的最高獎,也不是不可以展望一下。”
指尖勾著鑰匙環轉了一圈,相裡亭笑了一下:“那就承您吉言咯,今天我開新車過來的,要不要來搭一趟順風車”
“你又買車了奢靡!”
“人總得活在當下,能及時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