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對於燕國來說,乃是保住了塞北卻又丟失了遼西。
對於北齊來說,局勢卻是一片大好,尤其是高歡擁有了對燕國的戰略主動權。
眼下看來,北齊佔上風,燕國佔下風。
高歡已經想要退兵了,可他還在等一個契機,那就是燕國的態度!
倘若燕國要戰,那便戰,高歡也不怕!
倘若燕國要談和,那就等他們派人來,高歡穩賺不賠。
再者,高歡派去趙雲那邊的信使一直沒有回來,這使得高歡與柳城方面的己方騎兵完全失聯了。
高歡既不知道柳城的情況,也不知道己方騎兵的安危,更不知道燕軍主力到底在哪。
北齊主力成了聾子瞎子,唯獨在遼西這邊接連大勝之後,如今十五萬大軍士氣正盛。
結果這一等又是兩個月過去了,燕國方面在完成遷都並重整大軍之後,慕容儁終於派人南下。
此時,在燕國新都—龍城方面,燕軍主力已經達到了十二萬鐵騎!
若是與北齊決戰,燕軍必勝無疑,可慕容儁卻知道南方的局勢。
此時,曹魏已經徹底完犢子了,眼看著秦軍就要橫掃北方。
在慕容儁想來,若是現在和北齊決戰,那最後就會讓秦軍白撿便宜!
與其如此,還不如暫時向高歡認慫,從而放北齊主力南下去和秦軍拼命呢!
此為鷸蚌相爭,漁人獲利,慕容儁可謂是把漢家諸侯的套路都給玩明白了。
於是乎,燕國使者南下,前往求見高歡。
慕容儁自去帝號,並請高歡稱王,兩國從此約為兄弟之國。
高歡很高興,畢竟他現在要的是燕國的態度,因此他認為這已經足夠了。
同時,高歡還詢問了使者己方騎兵的訊息,使者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塞北一戰,烏桓遭到重創,北齊鐵騎慘遭覆滅!
這一訊息無疑是晴天霹靂,以至於高歡決定見好就收,甚至連向燕國問罪的想法也沒有了。
這還打什麼打?己方騎兵都沒了,燕國認慫已經是天大的利好訊息了!
於是乎,北齊東路軍的北伐結束,最後以燕國認慫告終。
之後,高歡留下祖逖、苟曦、薛孤延三將,並五萬步騎鎮守遼西。
隨後,北齊十萬主力班師,高歡準備回去一統北方去了。
此役歷時一年,可實際上北齊和燕國就打了一個多月,共分為兩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