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鴦處有人看到己方主力突圍,便告知段文鴦此訊息,段文鴦這才回過神來。
於是乎,其部撤退,薛孤延卻是率軍死咬著不放。
兩邊逐漸匯合,從追擊到混戰,直到段部殘軍渡過遼水。
此時,遼水早已結冰,因此雙方騎兵都可以渡河。
可一旦踏過遼水,過去便是遼東了,唯恐燕軍主力到來。
因此,薛孤延並不敢再行追擊,何況高歡也沒有帶著步兵趕來。
最終,段部只有大約六千騎成功逃脫,段疾陸眷卻是在被追擊中不幸戰死了。
北齊軍這邊,一萬騎兵折了十之六七,大將綦連猛也在亂戰中被斬殺。
步兵連同騎兵總共損失了大約一萬,好在陽樂城成功拿下,高歡的戰略目標算是達成了。
接下來的時間,高歡繼續屯兵陽樂,同時厲兵秣馬等待援軍的到來。
直到一個月後,新年伊始,時間也來到了公元207年。
此時,陽樂城已經聚集了十五萬北齊軍,聲勢不可謂不大!
高歡揚言要踏過遼水,直取襄平,覆滅燕國!
口號喊得震天響,可趙雲的騎兵卻始終不來,這讓高歡想到燕軍鐵騎又難免有些投鼠忌器。
別看高歡接連打贏了韓陵之戰、陽樂之戰,大敗段部,收復遼西全境。
可真要讓高歡面對燕軍的鐵騎還是沒有底氣的,雖然高歡現在手握十五萬主力,但後勤負擔也更大了。
當此之時,高歡大軍根本沒有遠征燕國本土,從而覆滅燕國的實力。
一方面是糧草不濟,一方面是沒有騎兵,另一方面高歡已經收到了來自後方的訊息。
大本營—涿縣的田豐、沮授傳來訊息——秦軍反攻曹魏,曹魏大勢已去,南方有變!
種種因素加起來,使得高歡已經失去了對燕國的興趣,畢竟一開始的戰略防禦目標已經達成了。
日後只要有遼西作為屏障,再留下數萬大軍駐守,足以擋住燕軍!
與此同時,慕容恪、慕容垂的大軍已經在柳城處理好了戰後事宜,烏桓也被安排妥當了。
一名大部落首領繼位大首領,日後將坐鎮柳城,成為塞北之王!
其麾下會有五萬步騎,另有近十萬老弱被放回,繼續充當燕國在塞北的外藩屏障。
由於北齊主力收復了遼西,段部敗走,此舉嚴重威脅到了襄平的安全。
於是乎,慕容儁決定遷都,將大本營從襄平搬到其西北方的龍城。
慕容恪在得到訊息之後,便準備帶著主力返回,前往龍城與慕容儁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