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時的蜀軍主力已經全部出動,龐統在指揮蜀軍上也果然經驗不足。
本來龐統新官上任三把火,好不容易才指揮的動全部的蜀軍,並透過嚴格訓練將蜀軍和叛軍給擰成了一股繩。
雖然龐統能力不凡,但也僅限於此了,面對王猛還是根本不夠看的。
在大戰中,蜀軍主力被我軍一個軍團的兵力就全部拖住,等到荊北軍團再趕到時,蜀軍的落敗已經再無懸念了。
之後,荊北軍團到來,一分為二配合南陽軍團將蜀軍三面包圍。
陳慶更是配合韓當一軍消滅了馬良軍,霍峻則是率軍攻下了襄陽,我軍最終取得了大戰的勝利!
在大戰中,太史慈、姜維先後陣斬朱超石、朱齡石兄弟,孫河、孫韶叔侄聯手陣斬劉封。
最終,蜀軍主力大勢已去,馬良、王仲德先後投降。
龐統本想自刎,但被韓當一箭射落佩劍,從而被我軍生擒。
襄陽大戰,蜀軍主力全軍覆沒,我軍就此大獲全勝。
此戰,可以說是王猛與三大軍團相互配合,上下一心的結果。
在這場大戰中,王猛作為主帥展現出了高人一等的指揮之才、統兵之才,其過人的謀略更是令人欽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現在,王猛來了,為此我與魯肅等人親自前往迎接。
王猛被我等迎入大帳,我們也才得以大戰的全部過程,並對王猛佩服不已。
此戰中,王猛絕對是首功,陳慶、太史慈、韓當三大主帥則是並列次功。
不過孫河的表現也是十分出色,其侄—孫韶的表現也是十分亮眼,二人可以說都是出色的將才!
除此以外,姜維、鄧羌、諸葛亮、劉琦等人的表現也是出色,一點不輸其他三位軍團主帥。
對此,我都對他們一一論功行賞,並就此事作出了一番新的人事安排!
諸葛亮擢升為襄陽太守;
龐統擔任襄陽郡丞;
劉琦擢升為南郡太守;
韋正擔任南郡郡丞。
在文官的任命完畢之後,面對不完整的各大軍團,我也就此作出了一番調整!
霍峻調撥南陽軍團,日後歸屬太史慈節制;
孫韶擢升為校尉,隸屬於荊北軍團;
原近衛軍團所屬——孫翊軍移師公安,前往閬中,支援黃蓋;
韋放擢升為中郎將,移師夷陵,前往閬中,支援黃蓋;
馮道根擢升為中郎將,移師當陽,前往閬中,支援黃蓋;
暫時由四將一起重建水師軍團,黃蓋為主帥,孫翊為副帥。
宿衛虎騎所屬——淩統、黃敘擢升為正副統領,並歸於近衛軍團,此外還有陳慶、姜維、鄧羌三將。
近衛軍團所屬——鄧羌,本是建節中郎將,由於在襄陽大戰中立下功勳,至此被擢升為建節將軍,並統帥由蜀軍降卒組建的炮灰營!
陳慶繼續擔任近衛軍團主帥,姜維則是被提拔為副帥,節制鄧羌、淩統、黃敘三將!
至此,我軍四大主力軍團——南陽、荊北、近衛、水師,全部煥然一新!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