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的一系列人事安排,結果卻是遭到了魯肅、王猛的反對。
魯肅認為,眼下蜀漢雖然已經大勢已去,但蜀軍大營中的兵力卻是依然有著一戰之力。
此時,我卻是先後將孫翊派往閬中,又準備把韋放、馮道根也一起派往。
先不說韋放、馮道根都是降將了,本來現在也都是光桿司令,但孫翊麾下的一萬人卻是實打實的一支生力軍。
當此之時,我軍應當集中力量,一舉拿下劉裕才是正解!
因此,魯肅並不贊同我分兵支援閬中,同時攻打蜀漢腹地的計劃!
畢竟從整體態勢上來看,眼下我軍的十大軍團中,身在涼州的西涼軍團暫且不提。
單單就在南方,如今淮南軍團鎮守淮南等郡,呂蒙一軍卻是隨陶侃身在江陵的。
往南,荊南軍團坐鎮荊南,山越軍團則是在掃蕩交州。
在攻破番禺之後,山越軍團士氣大增,如今已經是橫掃交州東部的三郡了。
不過偽楚方面,鎮守交州西部的侯安都實力尚存,因此山越軍團、荊南軍團基本都是用來對付偽楚的。
往西,甘寧的軍團在江州,負責牽制著傅弘之的兩萬蜀軍。
黃蓋的軍團在閬中,負責對付閬中的李嚴,這兩支軍團也明顯是用來對付蜀漢的。
也就是說,眼下我軍能夠調動的就只有四大軍團,分別是——南陽、近衛、荊北、江東。
如今,近衛軍團分散在各處,陳慶的白袍軍在上庸,其餘軍隊都在此處。
南陽軍團則是鎮守襄陽,荊北、江東兩大軍團也都在此處,這兩支軍團也顯然就是攻打蜀軍大營的主力了。
明面上看,我軍的兵力遠超十萬,蜀軍連同五萬民夫在內也只有六萬五千人。
我軍看似穩操勝券,實則不然,畢竟打仗永遠不止是人數的比拼!
因此,魯肅的主張就是先一鼓作氣滅了劉裕,之後再圖謀益州!
至於王猛,他同樣不贊成我的人事安排,不過他卻是對我在文官上的任命存在分歧。
首先,諸葛亮被我安排為了襄陽太守,作為師傅的王猛自然也是要替徒弟推辭一下的。
王猛認為,諸葛亮資歷尚淺,眼下還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尤其是龐統還被我安排為了襄陽郡丞,作為襄陽本地人,此舉也是大為不妥。
王猛自請擔任襄陽太守,諸葛亮為郡丞,就像陶侃那樣替我牧守一方!
“王軍師此言差矣,眼下偽楚已然覆滅,只剩一個侯安都不足為慮,因此我才讓陶侃繼續擔任荊州刺史一職。而王軍師尚有任務,益州那邊蜀軍殘餘勢力依舊有著一戰之力,我準備命王軍師前往,統一指揮巴郡、水師兩大軍團!”我對王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