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之孫吳 > 第1218章 府兵制度

第1218章 府兵制度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府兵制度,古代兵制之一,西魏時由宇文泰與蘇綽創立。

其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閒時訓練;戰時從軍打仗。

這一特點其實和眼下曹魏的軍屯制度,以及吳國的輔兵制度相同,三者幾乎就是依葫蘆畫瓢,採用的是同一模式。

府兵制歷經西魏、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

北魏在六鎮起義後分為東西魏,為了與東魏相抗衡,西魏宇文泰於大統八年542)把流入關中地區的六鎮軍人和原在關中的鮮卑諸部人編為六軍。

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

次年與東魏作戰,敗於洛陽邙山,損失很大。

為了補充和擴大隊伍,以後幾年不斷收編關隴漢人士族豪強的鄉兵部曲,選任當地有名望的人作為鄉帥。

大統十六年前,已建立起八柱國大將軍)、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又稱二十四軍)的府兵組織系統。

八柱國的設定乃模仿鮮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實為全軍統帥,魏宗室元欣僅掛虛名,實際分統府兵的只有六柱國,也與周國六軍之制相符。

唐朝初期實行的府兵制,中央設定軍府,府中計程車官從老百姓中挑選而來。

他們平時耕種,戰時召集到一起。

府兵制不僅節省了國家的軍費開支,還保障了經濟農業建設。

府兵制度起於西魏而盛於唐,中經北周到隋代,因為時代更革,中間發生了許多變化。

府兵制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西魏大統八年到恭帝三年556年),主要把鄉兵和治下士族豪強納入六柱國統領系統之內,構成一個新的軍事體系,即宇文泰當政時期。

第二階段,北周明帝元年557)到建德元年572年),主要是鄉兵經過初步整頓,二十四軍確立和鞏固,即宇文護專政時期。

第三階段,建德元年572年)到大象二年580年),主要是進一步擴充府兵,府兵擔任侍衛及制度化,主要是北周武帝掌政時期。

而要追溯府兵制度的歷史,則北魏的“府戶”,便可以說是府兵的前身。

“府戶”組成分子,有為中原漢人強宗子弟,有為鮮卑高門子弟,任務在防戍邊鎮,而事業無異於世襲。

世襲為鎮兵的根本原則,而鎮兵的破壞亦源於此。

鎮兵破壞,自然免不了摻雜其他因素,然而府戶世執兵役沒有機會升遷,恐怕是北鎮將卒離心的主因。

不過府戶世執兵役,為的要使鎮兵土著,當日北方各鎮,地廣人稀,北人只能南徙,便不得不簡選親戚,配以高門子弟,作一種勸獎。

有時還徵發中原士族豪強子弟作鎮,自然也希望他們成為土著百姓。

作鎮可說是變相的屯田,但比屯田為有組織,或防或移,也比較活動。

誕生鎮兵制度破壞,便改置州縣。

州縣理民,在戰亂時期軍事排程諸多不便,於是府兵制度誕生。

至於西魏府兵制度,正是救鎮制度之窮,二者都是精選有才力者為之不完全是代服役的制度,府兵和鎮兵相比大有不同。

最初置府的特點有二:

一是軍隊遊移征討,設定坊府,實非地著。

二是軍府的墾田籍賬,不與民同。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