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問題,陶侃卻是提出了可以先稱國公,這一緩兵之計!
國公和諸侯王之間,別看差距挺大,其實權力和好處是差不多的!
我一旦被封為國公,雖然名義上封地更大、權力更大,但卻依舊是大漢的臣子!
如此一來,我的形象依舊還是大漢忠臣的形象,反而稱王的好處還一概不少!
再者,曹操在三年前就被天子封為魏公了,此舉早有先例。
因此,我就算現在再被封為國公,也就不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違了!
至於第三點,我麾下依舊有許多人希望我繼續參與討伐大秦之事,和曹操再建聯軍。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眼下對劉裕、陳霸先的攻略行動即將開始,我又如何還有實力去幫著曹操一起打異族?
可不打又好像確實不行,一是會讓有些人感到失望,二是在天子面前也說不過去。
天子可是一直寄希望於我的,我卻讓他失望,這又算什麼事?
可陶侃的提議就是好,讓我乾脆把鄧艾所部暫時借給曹操,讓我混個參與討伐大秦的名頭。
如此一來,我在我手下面前可以有所交代,日後派人出使許都在天子面前也好說話。
再者,武關十分重要,倘若不如此做,等到我方和曹操方進行交接之時也確實麻煩!
萬一在那個節骨眼上,秦軍突然打過來導致武關丟了呢?到時候我上哪哭去。
可要是把鄧艾所部借給曹操,繼續由他來鎮守武關,而我方只要把南陽還給曹操就方便許多了。
屆時,我只需要調遣南陽軍團南下,再讓曹操派人去接收就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等到日後,咱們雙方繼續以新野為界,便可以和淮南一樣井水不犯河水!
以後曹操要出兵伐秦也簡單,只需要固守洛陽,再親率大軍直接出武關就行了。
倘若贏了,功勞自然是曹操的。
可萬一曹操輸了呢?
到時候秦軍打過來,但有鄧艾所部鎮守在武關也能無憂!
如此一來,曹操贏了他有功,曹操輸了我也有功,橫豎都輸不到大漢的頭上。
想到這裡,我看向陶侃的眼神都徹底變了。
曾經,我只當陶侃是一位內政高手,名將之才!
半年前,當陶侃提出平南之策時,我只以為他在軍略上同樣不輸給周、王、魯三人。
可直到現在我才發現,陶侃絕對是一位全才,甚至陶侃在歷史上都沒有發揮出全部的能力來!
“彩!士行之言面面俱到,深諳我心!諸位以為如何?”我當即對陶侃誇獎了一番,隨即問向眾人。
當陶侃的一番高論說出來之後,眾人居然鴉雀無聲,反倒是謝安偷偷在抬眼看著陶侃。
緊接著,眾人一一表示支援陶侃之策,這一次居然得到了全票透過!
“好!既然如此,安石大人不如就依陶荊州之策如何?”我不禁問向謝安道。
謝安想了想,隨即說道:“也罷!既然如此,安也不再多說了,明日一早便啟程返回許都,向天子和丞相稟報!
大將軍,諸位!最多兩個月,屆時便會有使者到來,盡請期待!”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