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位,南齊蕭道成。
南齊479年~502年),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二個朝代,由蕭道成建立,定都建康。
開國皇帝—蕭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間,擔任右軍將軍。
宋明帝去世後,他與尚書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
元徽二年474年),蕭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陽王劉休範的反叛,進爵為公,遷中領軍將軍,掌握了禁衛軍,督五州軍事。
此時,南朝宋內鬥激烈,蕭道成逐漸掌握大權。
元徽五年477年),蕭道成殺後廢帝劉昱,擁立他的弟弟劉準繼位,蕭道成被封為齊王。
在此之後,蕭道成剷除了忠於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
479年,蕭道成迫使宋順帝劉準禪位,自立為帝,建立南齊。
該國號源於讖緯之說,民間有讖歌雲:“金刀利刃齊刈之”,意為“齊”將取代“劉宋”。
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起兵奪位的將領蕭衍,隨即南齊覆滅。
南齊是南朝四個朝代中最為短命的,僅享國二十四年,故排在十二。
………
第十一位,蜀漢劉備。
蜀漢221年263年),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後世稱“季漢”、“蜀漢”,或“蜀”、“劉蜀”等。
263年,為曹魏所滅,共歷二世二帝,國祚四十三年。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鬥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
之後,黃巾之亂爆發,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中,因戰功步入仕途。
但不久後,何進、董卓先後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為諸侯混戰。
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於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
此後,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蜀漢在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力受損。
後又經諸葛亮治蜀,國力恢復,又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
在軍事上,蜀漢也常常佔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司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滅。
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
雖然蜀漢偏安一隅,但劉備、諸葛亮等人積極進取,故排在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