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陸遜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就輕鬆拿下了三座城池。
與此同時,魏延、丁奉也各有辦法,魏延的辦法就是猛攻。
他的手裡有一萬精兵,一萬輔兵,魏延的辦法十分簡單粗暴。
他依靠著兵力碾壓的優勢,每每遇到敵軍控制的城池,就派出兩萬大軍進行強攻。
而這個辦法也十分有效,往往在短時間內就能攻下城池,只是傷亡也相對大一些。
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魏延攻下了四座城池,但卻也付出了兩千多的傷亡。
其中,輔兵的傷亡較多,同時傷員也較多。
在打下城池後,魏延就依靠傷員駐守城池,然後繼續奔赴下一座城池。
就依靠這個辦法,魏延軍的效率極高,大軍也因此得到鍛鍊,戰鬥力也越來越強。
而丁奉不同於陸遜和魏延二人,他並非遇城攻城,而是直撲安定治所高平。
期間,丁奉遇到敵軍控制的城池,他往往選擇蛙跳戰術來進行攻打。
就是路上遇到的城池,丁奉選擇攻打第一、第三座,而放棄第二、第四座。
這麼做的好處是,等到第一、第三座城池被攻下後,第二座城池孤立無援,最後不戰而降。
這樣一來,丁奉這邊推進的速度最快,也是第一個抵達高平的一路大軍。
但這麼做也有壞處,倘若期間遇到硬茬,那麼丁奉大軍的糧道就可能會因此而被切斷。
好在丁奉這邊並沒有遇到,相反推進速度最快,效率也最高。
等丁奉抵達高平後,不出意外的,叔孫建早就帶著兩萬秦軍步兵進駐到了這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丁奉先是探查敵情,分析局勢,然後立即派出使者通知陸遜、魏延。
而陸遜、魏延在接到丁奉的通知後,立馬就用最快的速度趕了過來。
此時,大半個安定已經落入了江東軍之手,但也因為前進的道路被高平所擋,所以使得陸遜軍團無法再前進半步。
陸遜軍團橫掃安定的計劃落空,這不免讓陸遜的心裡有些著急,但他很快就想出了辦法。
彼時,秦軍雖然有兩萬大軍固守在高平,但也只是孤城一座,孤軍一支。
反觀江東軍這邊,陸遜軍團就有將近六萬人,孫策那邊還有人數多達十三萬的主力大軍。
也就是說,在整個安定境內,江東軍的兵力對秦軍是碾壓的。
因此,陸遜毫不猶豫地就派人前去向叔孫建進行勸降,企圖不戰而勝。
然而叔孫建對於江東軍的人數優勢視而不見,更是對陸遜的勸說視而不見,只是置之不理。
陸遜無奈了,只得下令將高平城三面包圍,準備進行一次強攻,以作試探。
注:直升機運載地面部隊採取分段起降、逐點突擊的方式。因其類似青蛙跳躍方式,故稱蛙跳戰術。
這種戰術可以充分發揮直升機超低空飛行效能好、對起降場要求低等優長,避開敵方防空火力攔截,超越地面障礙,飛抵敵方前沿或淺近縱深,出其不意地實施連續打擊。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