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曹操都在生著悶氣,怎麼就被我反客為主了呢?
原本因為我軍人多,所以被我方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曹操也想到了應對的策略。
那就是隱藏自己的真實兵力,然後想盡辦法拿下盟主之位,再委派我軍去和秦軍主力互相消耗。
結果曹操確實拿下了盟主之位,他得了四票,我得了三票。
對比現在雙方的綜合實力,曹操與我方也確實是四比三,已經無比地接近了。
但不管怎麼樣,曹操依舊還是天下霸主,同時也拿下了盟主之位。
之後,曹操設宴招待聯軍代表們,並準備藉此機會調兵遣將應對秦軍。
按照曹操的部署,將由劉裕軍在散關對付秦軍的南路軍;
由諸侯聯軍前往左馮翊防禦秦軍的北路軍;
由三十萬江東軍前往右扶風抵禦秦軍主力;
再由他們曹軍前往蕭關支援馬騰、韓遂。
這一番部署確實笨了一點,但對曹操來說好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可以消耗其他諸侯的實力。
同時,曹軍前往蕭關支援,一切順利的話,在戰後曹操就可以收服馬騰、韓遂的殘部。
如果沒有更好的用兵策略的話,那結果必將按照曹操的用兵策略來執行了,誰讓他是盟主呢?
正常在聯軍中盟主就等於主帥,以前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是這樣,現在聯軍討伐大秦國也是這樣。
就當曹操在做著美夢的時候,卻在不知不覺中,一步步地掉入了我方設計的陷阱之中。
周瑜先是藉著“我軍強大,大將軍牛逼”的觀點,將一眾諸侯代表和大將引入陷阱,然後陳說曹操這番佈置的不足之處。
接著,周瑜又搬出了大漢“大將軍主征伐、丞相管後勤”的傳統,一下子就全盤否定了曹操的這一番部署。
隨後,我挺身而出,當即就拿出了我方精心準備的用兵策略。
一眾諸侯代表、大將都是知兵之人,將我的用兵策略與曹操的稍作對比,頓時高下立判。
我順利得到了大半諸侯代表的支援,並贏得了聯軍的指揮權,然後徹底地實現了反客為主的計劃。
最終按照我的部署,聯軍主力開赴槐裡,周瑜的偏師支援蕭關。
拋開我和曹操爭奪聯軍指揮權的結果不談,單單在支援蕭關問題上,我和曹操的出發點都是一致的。
因為馬騰、韓遂已經失去了在涼州的全部地盤,也失去了大批的主力部隊,而成為了喪家之犬。
但馬騰、韓遂的殘兵無疑是一支精銳之師,西涼鐵騎天下聞名,曹操早已垂涎已久。
曹操十分渴望得到這一支軍隊,哪怕只是一支殘兵,曹操也在所不惜。
而相比西涼鐵騎,我卻對馬超、龐德更感興趣,畢竟都是武力值極高的猛將。
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我的心裡將才永遠大於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