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高歡還是袁譚,他們都是袁紹的子侄輩,袁紹生前與曹操乃是盟友。因此,辛評作為袁譚的代表,他支援曹操倒也正常!”陳慶分析道。
“那文丑呢?”我問道。
“這…”陳慶畢竟年輕,在官場上也沒有經驗,更不瞭解諸侯之間的齷齪,因此他很快就無言了。
一旁的陸遜也是如此,雖然年輕、聰明,但畢竟經驗不足。
唯獨周瑜、王猛二人,都是官場老司機了,我也期待著二人能夠為我解答一番。
“主公,文丑乃是一介武夫,又是袁紹舊將。當初他率軍救援趙國,卻被冉閔擊敗,他本人也因此深受重傷。在文丑的心裡恐怕恨極了冉閔,而此次聯軍,曹操卻拉攏了幷州。或許正因為如此,文丑也忌恨起了曹操,所以才選擇主公的吧!”王猛分析道。
“不對,景略之言說的不對!高歡派遣文丑前來,本就不同尋常!其餘諸侯派遣之人,要麼是心腹,要麼是謀士或者大將。唯獨高歡派了文丑這麼一個人來,文丑既不是高歡心腹,也不是他的大將!何況文丑前來,率領的軍隊也最少,只有區區五千,諸位不覺得就是一群炮灰嗎?”周瑜分析道。
“炮灰?”聽到這裡,我若有所思,感覺被周瑜說到點子上了。
“大都督,莫非您的意思是高歡根本不重視此次聯軍?派文丑前來不過是敷衍的?”陸遜猜測道。
“不錯,我正有此意!曹操之所以能夠拉攏各路諸侯前來,恐怕是與一眾諸侯都結盟了!如此一來,各路諸侯之間才能放下芥蒂,共同出兵!若非如此,曹操憑什麼組織聯軍,又憑什麼擔任盟主呢?”周瑜說道。
我聽的萍萍點頭,不禁贊同,只覺得周瑜說的非常有道理。
“既然如此,高歡想要和曹操結盟,好爭取時間潛心發展,積蓄實力咯?所以派遣文丑率軍前來,至於其他的高歡根本不關心,而任由文丑自己發揮?”我不禁猜測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搞不好就是這樣!”周瑜贊同道。
原本對於文丑能夠支援我,我還挺高興的,敢情這是文丑個人的意見,並不能代表高歡咯?
“差一點忘了,主公,諸位!當初邯鄲一戰,高歡可是派了韓猛率軍兩萬,幫助冉閔、劉琨的!只是此戰,冉閔卻不分敵我,陣斬韓猛,重創了韓猛的兩萬大軍。也因此,韓猛的殘兵最後倒向了張飛,如今都成了曹軍的一員!
原本文丑與冉閔之間便有仇,再加上韓猛麾下原本多是文丑舊部,恐怕因為此事,文丑是深恨冉閔的!”王猛提醒道。
“等一等,讓我捋一捋,高歡和幷州結盟過,現在高歡、幷州又分別與曹操結盟。但是文丑與幷州的冉閔有仇?如此一來,文丑對高歡、曹操又是什麼看法呢?”我不禁對此事產生了好奇。
得了我的提點,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可不是嗎?河北群雄之間關係這麼複雜,和曹操之間的關係也這麼複雜,那文丑呢?
“莫非文丑已經存了投靠主公之心?他已然成為了高歡的棄子,也沒打算再回去了,所以準備投靠主公?”陳慶猜測道。
注:文丑?~200年),東漢末年袁紹部將,文丑為一夫之勇。
建安五年200年),帶領左將軍劉備進駐延津,誤中曹操軍師荀攸的“餌敵”之計,其麾下“五六千騎”慘敗於“不滿六百”的曹軍騎兵,文丑本人也死於亂軍之中。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