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這一次的表現十分出色,能夠與將士們同甘共苦,也贏得了將士們的擁護。
之前,魏延因為降將的身份而感到自卑,如今已經徹底地融入了進來。
魏延站起身來,然後說道:“應對騎兵,不外乎守城和野戰!若想以步兵追擊騎兵,主動進攻騎兵顯然是不可能的!我軍以步兵為主,面對騎兵,其實並沒有戰略上的主動權,而是隻能採取轉守為攻的策略!
因此,末將認為必須要佔據有利地形,依託城池,方可與騎兵一戰!而且要一戰打服異族,方能取得戰略上的主動權!”
我點了點頭,魏延的觀點其實是基於陸遜的觀點,以此作了些許補充。
但魏延說的也極為有道理!畢竟步兵只有兩條腿,騎兵卻有四條腿,所以只有騎兵主動進攻,而不可能由步兵追著騎兵來打。
因此,魏延的“我軍沒有戰略上的主動權”這一觀點,也讓我感到深以為然。
接下來就是廖化、賈華、宋謙三位校尉了,但他們水平有限,也實在無話可說。
我也不強求,因為接下來還有鄧羌、鄧艾,他們二人才是主角。
鄧艾是鄧羌的兄長,因此率先說道:“主公,諸位,面對騎兵,若守則需要佔據地形,依託城池;若戰,我軍需要結成陣型,並限制騎兵的速度;若進攻,必須兵分幾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鄧艾算是對前面幾人的發言作出了總結,說的也確實有道理,值得讓人深思。
接下來是鄧羌,只見鄧羌在兄長鄧艾落座後,立馬就站起身來,顯得有些急不可待。
“主公,諸位將軍都表達了各自的觀點,羌也覺得諸位都說的極好,但有一點讓羌無法苟同!”鄧羌說道。
“哦?不知是哪一點讓你無法贊同的呢?”我不禁問道。
“主公,諸如太史將軍所言,逢敵必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但若是在遇到於我軍不利的情況,恐怕逃跑才有一線生機,恐怕死戰必將全軍覆沒!”鄧羌說道。
“什麼?”太史慈不禁氣得吹鬍子瞪眼。
鄧羌的話倒是讓我來了興趣,所以到底是什麼情況死戰必輸,反而逃跑才能贏呢?
“此次討伐大秦,乃是各路諸侯結成聯軍共同討伐,以羌之見,屆時必會分兵幾路出擊,然後各自為戰!但從整體態勢上來判斷,各路大軍之間也會相互有聯絡,如此一來也保障了各路大軍的安全。屆時,倘若其他諸侯的軍隊已敗,我軍卻是呈現了孤軍深入的態勢,若戰則必敗無疑,所以唯有退兵一途!”鄧羌分析道。
“嘖,鄧羌說的有道理啊!”周瑜贊同道。
太史慈聽聞鄧羌的發言後也覺得有道理,便也不再生氣,而是一屁股坐了回去。
“嗯,不錯,確實如此!不過你說諸位將軍的觀點有不足之處,不知還有哪些不足之處?”我又接著問道。
“異族騎兵神出鬼沒,前年曹軍夏侯淵、蕭摩柯二將率軍深入河套腹地。初期一路勢如破竹;中期卻沒有尋找到赫連勃勃的主力,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後期,就在曹軍撤退的時候,赫連勃勃突然出現,殺了曹軍一個措手不及,曹軍也因此先勝後敗!主公,以羌之見,此次討伐大秦的戰事恐怕並不容易!”鄧羌說道。
“譁—!”
帳內頓時一片譁然,眾將都不禁群情激憤,認為鄧羌是在危言聳聽。
眾人都在討論著破敵之法,唯獨鄧羌卻認為此戰不會順利,這豈不是在擾亂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