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俺設計這個小案例可謂絞盡腦汁,完全原創,嘿嘿,謝謝大家一直支援,那些打賞和月票、訂閱,就是對作者最好的鼓勵…
隨著腦海中場景模擬得越來越連貫,思緒越來越清晰,我的發言也越說越流暢。
甚至連我自己都已經相信,事實,還真有可能就是這樣的。
“殺豬匠天天殺豬宰羊,殺人的時候也應該比一般人更能下得去狠手,找得準心臟位置…”
我繼續說著,甚至開始用手比劃起來。
“哎,這樣一來,身材高大而不會令農婦升起疑心的丈夫,瞅準機會從身後忽然抱住她…”
“雖然小學教員的右手殘廢了,但不代表他的右胳膊沒有力氣!我想,突然發難之下,控制住農婦幾秒、十幾秒的時間,還是完全能夠辦到!”
“而,單打獨鬥搞不過農婦的殺豬匠,雖然腿瘸,卻並不影響他面對無法直接反抗的可憐女人出刀…”
我聲音越來越低,太兇殘了…
甚至於,完全沒了說下去的慾望。
對的,事實應該就是這樣!
我腦海中閃過一付血淋淋的畫面…
丈夫用兩條胳膊從背後控制住農婦,她被凌空抱了起來,拼命掙扎。
這時候,那個瘸腿殺豬匠情夫,毫不猶豫一刀捅在農婦心臟位置…
當女人不再掙扎,死透了,他們再將她放在地上,並且儘量處理現場!
罵了隔壁的,真特麼無語!
我想到可能是那農婦的老公設局,也想到可能是殺豬匠故佈疑陣,但誰能想到,是情夫和丈夫一起犯下的罪孽?
兩個本來是死對頭的男人,為什麼會這樣做呢?也許,原因只能問他們自己了。
…
我講解完畢,課堂上各種鴉雀無聲。
那堂犯罪行為心理分析的講座,的確震撼了大家…
最後,老爺子對我的分析進行了基本首肯,但也從區域性細節進行糾正。
比如,他的判斷並不僅僅基於我這種純粹邏輯推理。
他曾認真看了法醫的驗屍報告,從刀口深度和這種一刀斃命的手法判斷,殺人者肯定是個老手。
可老手,不見得是慣犯!
那刀傷極深,幾乎穿透農婦的身體,但創口卻並非特別精準。
同時,在農婦身上、四肢上還留有掙扎搏鬥後的烏青。
這又是因為什麼?
我老師的推斷,因為殺豬匠常年宰殺牲畜,而那些豬羊之類的動物,體表皮肉要比人類更粗糙、更肥厚,所以他必須用最大的力氣才能做到快速殺死它們。
久而久之,殺豬匠儘管身體羸弱,但胳膊、手腕上的爆發力卻磨鍊得極大,一刀幾乎刺穿農婦的身體。
不過,他畢竟對家畜的身體結構更熟悉,對人體便稍差,所以創口並非精準地位於心房處,這才造成農婦並沒有立即死亡,拼命掙扎…
哎,這個案例給我的印象極深,真是細思極恐啊!
這件例證,正是‘從細微處見真知’,進而還原事態發展的典型應用。
從那之後,我便非常留意所要面對物件的說話、舉止和行事習慣。
也對一些生活上的細節更加關注…
現在,雖然上官曉倩和姚靜並沒有說得特別詳細,甚至故意模糊其詞,講一些只有兩人自己心裡清楚的話,但我還是從中敏銳地捕捉到某些不同尋常的資訊。
心中一動,我動了動幾乎已經快被尖尖角壓得痠麻的手,輕輕咳湊一聲。
“咳~~~”
果然,不出所料,上官曉倩已經,瞬間明白自己一直壓著的是什麼,頓時滿臉緋紅,身體連忙向後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