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和懿貴妃同年入宮,皇后初入宮的時候被封為嬪,而懿貴妃只是區區一個貴人。
皇后出身於鑲黃旗的鈕祜祿氏家族,家族勢力龐大,所以她本就是內定的繼後人選,入宮後六個月直接從嬪位連升四級坐到了皇后的寶座上。
而懿貴妃出身於下三旗,她的家世跟皇后沒法比,懿貴妃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因為她生下了咸豐唯一一個兒子,是真正的母憑子貴。
皇后心裡知道懿貴妃並非一個安分的人,開始幾年的時候懿貴妃還知道分寸,礙著尊卑有別的規矩不敢在她面前太囂張,只是自從皇帝身體每況愈下之後她的氣焰也愈發高漲了,再加上大臣們不斷在她耳邊唸叨,皇后也就加深了對懿貴妃的懷疑。
其實皇帝在分散權柄的時候根本沒有懿貴妃的份兒。
皇帝內定了八個輔政大臣,然後給了皇后和太子一人一枚御印。
可是太子才六歲他懂個屁,現在局勢是內有太平軍和捻軍作亂,外有八國聯軍虎視眈眈,太子根本就不可能掌握住朝政,指望他上朝別尿褲子就已經是最高期待了。
而鈕祜祿氏也對朝政一竅不通,到時候朝局還不是任由八大臣隨便擺佈。
皇后心裡能沒數麼?她只是在權衡,到底是依仗八大臣靠譜?還是依仗懿貴妃靠譜。
但是顧小小的話點醒了她。
她和懿貴妃有一個共同的兒子,也有一個共同的理想,保住兒子,保住大清基業,那些個大臣蛇鼠兩端,今天給大清擺尾巴明天就去捧洋人臭腳,誰家給飯吃就冠誰家姓,懿貴妃再靠不住也不會坑她自己的親兒子砸自己家的飯碗。
歷史上謀權篡位的亂臣賊子不少,臨朝攝政的女人雖然也不少,卻沒見哪個女人把天翻過來的,當年武后那麼厲害最後臨死還不是還政於唐了。
皇后有一種站在懸崖邊上差一點就掉下去了的感覺。
“你說的對。”皇后低喃了這麼一句,誰也沒聽清。
“好了,你起來吧。”
顧小小領了懿旨趕緊收了眼淚從地上爬起來。
皇后溫言說道:“福晉也太緊張了,你初入宮廷很多規矩不大清楚,本宮只是好意提醒你要謹言慎行,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咱們不是尋常百姓家,稍有逾矩可能就是要掉腦袋的事情,所以福晉你平日說話做事務必三思而行啊。”
顧小小規規矩矩的回道:“臣妾謹遵皇后;娘們教誨。”
“還有,你馬上就要大婚了,這幾日就留在本宮這裡好好修身養性,無事就不要離開鍾粹宮了。”
顧小小恭敬應下之後皇后就把她打發走了。
顧小小擦著冷汗走出門兒左腳剛跨出門檻就從旁邊閃出來一個小小的人影給顧小小嚇得差點兒叫出來。
“皇額娘沒有罰你?”
顧小小定睛一看,原來是載淳。
雖然顧小小心裡氣的恨不得卷他一腳,但還是忍耐著給他行禮,“臣妾拜見太子殿下。”
載淳皺著眉頭又問了一遍,“皇額娘沒罰你?”
顧小小扯開嘴角笑著說道:“臣妾又沒做錯事皇后娘娘為什麼要罰臣妾呢?倒是太子殿下您現在有時間在這裡跟臣妾說笑,應該是十遍《禮記》已經抄寫完了吧?”
載淳小臉立馬垮了下來,“你少得意,本殿下知道是你在我額娘跟前說了我的壞話,所以額娘才要罰我的。”
“太子殿下是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事,因此受了貴妃娘娘責罰所以委屈是麼?”
“本殿下做錯什麼了?”
載淳一梗脖子一臉不服氣的樣子。
“如果您沒錯,那就是貴妃娘娘錯了?她罰您罰錯了,您是這個意思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