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做的,是尋找合適的翻譯。
這個翻譯並不好找。
如果只是簡單的中日雙語翻譯倒是很容易。
但想要翻譯這類網文,需要翻譯對這類網文字身就有一定的認知度,知道里面的各類名詞、梗、乃至情節設定所代表的含義。
只有這樣,才能在翻譯的時候進行對等的語言轉換。
而且不僅是對華國網文熟悉,也要對泥轟輕小說同樣熟悉,明白泥轟讀者們的閱讀習慣才行。
能夠同時達成這兩個條件的人不多。
但好在現在是個網路社會,釋出資訊出去相對容易,找人就方便不少。
武澤直接在自己的itter上更新了相關訊息。
他以自己名下工作室的名義,公開僱傭滿足以上兩個條件,並且有充足時間進行翻譯的人員,很快便獲得了大量回應。
這些人當然不會全都合適。
經過一系列篩選後,武澤從中挑選出5個人,把那10部網文交給這5個人,讓他們每個人將每部網文的前2萬字進行翻譯,來測試效果。
原本武澤本來打算只留一個人作為最終人選。
但經過測試後,他發現一個問題。
就算是同一名翻譯,對待不同的作品進行翻譯時,效果也不太一樣。
原因是這10部網文的題材不同,風格也不一樣。
不同的翻譯對不同的題材、風格體會不同,翻譯出的結果就不同。
比如其中一名叫做井上拓也的翻譯,就對都市類別的3部網文翻譯效果更好。
而在這3部都市類別的網文中,他又對其中風格最為輕鬆有趣或者說偏搞笑的一部作品翻譯得更好一些。
另外還有一名叫做張澤田的翻譯,則對玄幻異世界類別的網文翻譯效果最好。
沒錯,這5名翻譯之中,有泥轟人,也有華國人。
這名張澤田,按照他自己的介紹,就是一名華國的留學生。
他在應聘翻譯的時候,號稱自己已經閱讀華國網文長達十幾年,並且還曾經嘗試在某點寫過網文,甚至有一篇作品還成功和某點簽約。
所以他對華國網文非常瞭解。
再加上他一直對泥轟這邊的文化很有興趣,來之前就已經對泥轟輕小說十分熱愛,來到這邊留學三年,更是直接閱讀泥轟輕小說超過兩百部。
大概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經歷,他才會在玄幻類網文翻譯上表現出的效果最好。
畢竟玄幻類的網文有很多名詞都可以算是中文專屬,想要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找到合適的題材詞句,並不容易。
但因為他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泥轟人,自然在都市類網文翻譯方面,較為遜色於井上拓也。
除了他們兩人之外,另外三人其實也在不同類別的網文翻譯上表現各有千秋。
武澤經過認真稽核後,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問題。
翻譯文章雖然和寫文章不同,但要求也不低。
不可能有人能夠像他一樣,能夠同時擁有華國人和泥轟本土人的共同記憶,自然不可能像他這樣做到兩種語言的輕鬆切換。
於是認真考慮過後,他最終選擇了將這10部作品按照他們各自合適的類別,分別交給他們來完成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