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人中之雄牛阿周那到了多門城,見到那裡已沒有了苾溼尼族,大感悲傷,十分哀悼。
他安葬了自己的舅父,雅度族之雄,梭利婆藪提婆),見到了雅度族的英雄們在酒醉中互相大屠殺的結果,以及高貴的婆藪提婆之子黑天)和大力)羅摩的屍體,為他們和苾溼尼族的首領們舉行了葬禮。
他率領老人和幼兒等人離開了多門城,在殘酷的災難中見到了甘狄撥神弓的失敗,以及一切神奇武器的無效,苾溼尼家族的滅亡,威權勢力的無常,十分悲痛,又受到毗耶娑的話的推動,便到正法之王堅戰)身邊,要求棄世出家)。這說的是第十六篇《杵戰篇》,共有八章,三百頌。
這以後相傳是第十七篇《遠行篇》。其中,人中之雄牛般度五子放棄了王國,和王后木柱王之女黑公主)一同達到最高的成就。這裡共說了三章,一百二十頌,是見真實者所敘述的。
此後應知是非人間的神聖的《昇天篇》。這一篇中敘述的有三章,二百頌,以苦行為財富的人們啊!
這些所說的全部無餘共是十八篇,還附上《訶利世系》以及《未來篇》。
這是以《篇章總目》說了全部的《婆羅》。十八支大軍為戰爭而集合,慘烈的大戰經歷了十八天。
一位再生者婆羅門)通曉四部吠陀和吠陀支及奧義書,卻不通曉這一故事,他就不能算做智者。
聽了這一部故事,就不會再樂意聽其他,正如同聽了雄杜鵑鳥的鳴聲就不願再聽烏鴉叫喳喳。
從這一部至上的歷史書產生出詩人的智慧,正如同從地、水、火、風、空)五種粗大元素產生出三界的聚積。
諸位再生者婆羅門)啊!在這一故事的境域內活動著往世書,正好像在天地之間的境域內活動著胎生、卵生、溼生、化生)四種生物。
一切行動和品質都依存於這部故事,正好像全部的感覺等)器官的活動都依存於種種的心意活動。
若不依靠這部故事,世上就沒有故事,正好像維持身體不能不依靠飲食。所有的優秀詩人都依靠這一故事而生存,正好像求上升的僕人們依靠貴族主人。
從黑仙島生唇中出來的,不可衡量的,賜福德的,純潔的,消除罪惡的,善的《婆羅門》,若有人來聽它的誦讀,他何必還要去聖蓮花池沐浴呢?
這一部無上的,有偉大意義的長篇故事在這裡由《篇章總目》而安排好了;一開頭聽了這一章,正如同人們有了船就很容易進入廣大的鹹水海一樣。
所謂“吠陀支”,是印度古代企圖總結當時科學成果的著作,實際並不隸屬於吠陀。一般分為六個分支:一是關於祭祀和風俗習慣的,二為語音學,三是語法學,四是詞源學,五是詩律學,六是天文學。
奧義書是印度古代許多種宗教和哲學著作的類名。
地、水、火、風、空,五種粗大元素,亦簡稱“五大”。古代印度哲學認為這些是構成一切的物質元素。以下兩頌改變詩律。
吟遊詩人說:
繼絕王之子鎮群王和兄弟們一起在俱盧之野舉行長年祭祀。
他的三兄弟是:聞軍、猛軍、怖軍。當他們正進行祭祀的時候,天狗娑羅摩的兒子,一條狗,來到了那裡。他被鎮群王的兄弟們打了一頓,哭喊著跑到母親的身邊。
母親對這哭喊著的兒子說:“你為什麼哭?你捱了誰的打?”
他聽到這樣問他,便答覆母親說:“我捱了鎮群王的兄弟們的打了。”
母親對他說:“你一定是在那兒犯了過錯,因此才捱了打。”
他又對母親說:“我一點過錯也沒有犯。我沒有看祭祀的酥油,也沒有去舔。”
他的母親娑羅摩聽了這番話,為兒子的痛苦感到難過,便來到鎮群王和兄弟們一同舉行祭祀的地方。
她在那裡憤怒地對鎮群王說:“我的這個兒子並沒有犯什麼過錯。為什麼他捱了打;既然他沒有過錯捱了打,那麼你必將遭到意外的災禍。”
鎮群王聽到天狗娑羅摩這樣一說,大為驚慌,很是憂慮。
他在祭祀完畢後回到象城,極力訪求一位合適的祭司,想消除自己的罪過。
這位鎮群王有一次去打獵,在自己的國內一個地方看見了一所道院。那裡住著一位仙人,名叫聞聲。
他的心愛的兒子名叫月聲,也住在那裡。繼絕王之子鎮群王走向那位仙人的兒子,選中他做自己的祭司。
他向那位仙人行禮後說:“仙人,請讓你的這個兒子做我的祭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