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商品交易所,那裡出售魚肉、穀類、和玻璃器,玻璃器是哥本哈根特產,售價188銀幣,我們把價格討185銀幣成交,買了60桶玻璃器。將60桶玻璃器搬上了船。
熬到凌晨,我們進入特產店,果然有防禦力為星級的艾羅爾寶甲出售,售價銀幣,是哥本哈根名鎧甲匠所造,我買了一件艾羅爾寶甲,作為防身之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二天早飯後,補給完畢,我們離開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港。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6月10日8點,離開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港。”。
向東航行了1天,於6月11日9點到達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港,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62度,東經10度。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6月11日9點,進人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港。”。
在港口附近的飯店用過早餐後,除了留下幾個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亞當.休斯、卓拉.席爾瓦、亞歷山大.馬丁以及部分水手進人斯德哥爾摩市區遊覽,順便打聽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沒有打聽到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訊息。<),瑞典首都,也是該國第一大城市。瑞典國家政府、國會以及皇室的官方宮殿都設於此。位於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梅拉倫湖入海處,風景秀麗,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市區分佈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餘座橋樑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斯德哥爾摩市區為大斯德哥爾摩的一部分。從13世紀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斯德哥爾摩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故鄉。
從13世紀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斯德哥爾摩由於免受戰爭的破壞而儲存良好,現在共有100多座博物館和名勝,包括歷史、民族、自然、美術等各個方面。斯德哥爾摩也是一個高科技的城市,擁有眾多大學,工業發達。斯德哥爾摩stock)在北歐三國中,斯德哥爾摩是島嶼最多的城市。算上郊區的島嶼,共有個島嶼,被稱為“北方威尼斯”。冬季:十二月至三月,冬天多雪,寒冷,給斯德哥爾摩帶來白茫茫的雪景,白日短暫,給斯德哥爾摩帶來神秘的光亮。氣溫一般在+2c~7c。
春季:四月至五月,氣候多變,夜晚越來越亮,有時你尚未及體驗春天,夏天就已降臨了。氣溫在+5c至+15c。
夏季:六月至八月,瑞典夏天比人們所期待的還要好,經常是連續多日的晴朗溫暖天氣,一般氣溫在+25c以上,夏天日光充足,晝長夜短,六月和七月的初夏都沒有全黑的夜晚。
秋季:九月至十一月,多為秋高氣爽之日,斯德哥爾摩披上了五彩繽紛的秋裝,氣溫在+5c至+18c。夜晚較涼。
斯德哥爾摩在英語裡意為“木頭島”。城市始建於公元13世紀中葉。那時,當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盜侵擾,於是人們便在梅拉倫湖的入海處的一個小島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並在水中設定木樁障礙,以便抵禦海盜,因此這個島便得名為“木頭島”。關於斯德哥爾摩這個名稱,在當地還有傳說是,即古時梅拉倫湖上漂浮著一根巨大的木頭,引導來自錫格蒂納的第一批移民至此,建立了這座城市。另有這樣的傳說:以前這裡一片荒涼,海浪衝來的遇難船隻的碎片堆滿海灘,當地居民便撈取這些木片搭起簡陋的小屋。由於這些木片均不成塊,只是一條條木頭樣的廢料,因此,搭起的房子東倒西歪。
1250年,這種碎木房屋在小島上形成了一條街,外國船隻開到這裡進行商貿活動,看見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樣,不禁感到好笑,隨口喊出“斯德哥爾摩”。“斯德哥”是木頭的意思,“爾摩”則是島的意思,合起來為“木頭島”。由於斯德哥爾摩地理位置適中,氣候溫和,環境優美,在1436年被定為都城,並逐漸發展成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最大城市。
斯德哥爾摩既有典雅、古香古色的風貌,又有現代化城市的繁榮。在老城區,那裡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氣勢不凡的教堂和高聳入雲的尖塔,而狹窄的大街小巷顯示出中世紀的街道風采。在新城區,則是高樓林立,街道整齊,蒼翠的樹木與粼粼的波光交相映襯。在地面、海上、空中競相往來的汽車、輪船、飛機、魚鷹、海鷗,給城市增添了無限的活力,而遠方那些星羅棋佈的衛星城,更給人們帶來一抹如煙如夢的感覺。
斯德哥爾摩南區的斯塔丹島,據說是當年舊城的遺址,坐落在這裡的富於古香古色情調的斯德哥爾摩老城,是遊客競相前往的地方。老城區大街小巷均採用石頭鋪築,最寬處不過5到6米,最窄處不足1米,不但汽車、摩托車和腳踏車無法通行,就是兩個人對面走過也得側身相讓。街道兩旁是一些古老的店鋪,出售古樸別緻而精美異常的手工藝品和紀念品。瑞典王宮、皇家歌劇院、皇家話劇院、議會大廈以及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等都聚集在這裡。
瑞典王宮建於公元17世紀,為一座方形小城堡。王宮正面大門前,兩隻張牙舞爪的石獅子分立兩旁,門口站著數名頭戴一尺多高的紅纓軍帽、身穿中世紀軍服的衛兵,顯得威嚴逼人。每天中午時分,衛兵們要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遊人可以購買一張門票,透過崗哨進入宮內,參觀歷代瑞典國王遺存的金銀珠寶和各種精美的器皿,觀賞宮內琳琅滿目的壁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城之北便是市中心的塞爾格爾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個巨大的噴水池。池中屹立一根高約40米,由8萬多塊玻璃組成的大柱,在陽光和燈光交織中放出奇異的色彩。廣場四周的國王街,皇后街和斯維亞街是城市的最繁華商業區。這裡的現代化氣氛與古色古香的老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廣場下面有著龐大的地下商場和地下鐵路中心站,被人們稱為“世界最長的地下藝術長廊”。與“以舟代步”的威尼斯不同,斯德哥爾摩的地下鐵路穿過海底,四通八達,是當地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心站分上中下三層,各層可同時上下乘客。
斯德哥爾摩市中心西南國王島東端,便是市政廳所在地。市政廳的高達105米的塔尖上的三個金色皇冠,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徵。
斯德哥爾摩也是一座文化名城,市內有50多座博物館,如民族、自然、美術、古文物、兵器、科技博物館等,分門別類,各有千秋。在斯坎森露天博物館,有150座從瑞典各地搬來的農家小舍,風格各異,生動形象地向人們展現出瑞典古代勞動人民所度過的那些簡樸而富有意義的歲月。還有藏書達100萬餘冊的皇家圖書館和擁有100多年曆史的斯德哥爾摩大學等。瑞典王宮四壁有許多精美的浮雕,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場院。南半闕的王宮教堂和國家廳以及北半闕的宴會廳至今保持著原有陳設,對公眾開放。皇宮華麗的大廳裡,壁上掛著大幅的歷代國王和皇后的肖像畫,穹頂飾有磁埋和雕刻和絢麗的繪畫。據說大多出自17世紀德國美術家之手。有的室內還陳設著古代的戰車兵器、珠寶飾物、金銀器皿和手持長矛、全身披掛著銅盔鐵甲的中世紀騎士的實體模型。王宮衛隊每天中午按古老傳統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換崗衛兵身著華麗服飾嚴肅而莊嚴地履行著古老傳統的換崗程式。
這裡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也是斯德哥爾摩主要旅遊景點。皇宮對外開放的部分包括:皇家寓所,古斯塔夫三世的珍藏博物館,珍寶館,三王冠博物館,皇家兵器館。在宮內可以參觀各種金銀珠寶、精美的器皿,以及宮內精美的壁畫和浮雕。王子故居,尤根王子不愛權勢,而對藝術文化情有獨鍾,故被稱為theartistprinceeugen。作為王族成員家底殷實成全了他收集藝術品的喜好,同時他自己也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從市政廳的壁畫我們就可以得知。
王子主要的藏品和他的一些作品現在在故居博物館中展出。故居花園沿著波羅的海的海邊小高地而建,內有舉世聞名的10來座雕塑的青銅複製品,安置在宮殿前,花叢中,樹陰下,小道邊,著實賞心悅目。
斯德哥爾摩大教堂,這是全城最古老的教堂,其歷史可上溯到1279年,但它的建築連續不斷地遭到修改和調整,自十五世紀始所有瑞典國王的加冕儀式都在此大教堂舉行。
斯德哥爾摩大教堂在1279年首次以書面形式提及,1527年成為一座馬丁·路德的新教徒教堂,今天成為斯德哥爾摩大教堂。教堂擁有很多獨特的人工製品;最著名的是1489年伯恩特·諾特科雕琢的聖喬治和火龍的木雕。
進入商品交易所,那裡出售魚肉、穀類。我們將60桶玻璃器全部賣掉,沒有特產。我們啥也沒買。
第二天早飯後,補給完畢,我們離開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港。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6月12日8點,離開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港”。
我們繼續往北、往東探索了6、7天,無功而返,正在往南航行時,突然海面出現了幾個美女,一邊唱著歌一邊向我們甲板上的水手招手,結果4個水手不知不覺中墜海,她們立刻撲上去撕咬,我們救援不及,眼睜睜地看著鮮血染紅了海水。老水手說這就是美人魚。在希臘神話中女人面孔魚身的海妖塞壬,擁有美麗的歌喉,常用歌聲誘惑過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觸礁沉沒。她們是河神埃克羅厄斯的女兒們,是從他的血液中誕生的。因與繆斯比賽音樂落敗而被繆斯拔去翅膀,令她們無法飛翔,繆斯用塞壬美麗的翅膀為自己編紮了一頂冠,作為勝利的標誌。失去翅膀後的塞壬只好在海岸線附近遊弋,有時會變幻為美人魚,用自己的音樂天賦吸引過往的水手。她們居住的小島就在墨西拿海峽附近,另一位海妖斯庫拉和卡律布狄斯也在那裡,因此那一帶堆滿了受害者的白骨。英雄奧德修斯率領船隊經過墨西拿海峽的時候,事先已經得知塞壬的致命的誘惑,於是命令水手用蠟封住各自的耳朵,並將自己綁在船的桅杆上,方才安然渡過。阿波羅之子、善彈豎琴的俄耳甫斯也曾順利地透過塞壬居住的地方,他用自己的豎琴聲壓倒了塞壬的歌聲。而每當黃昏日落,或者明月高懸的時候,那些在海上漂泊數月之久的探險者和水手們,常常在那粗笨的單筒望遠鏡中,透過瀰漫的水霧,看到一些袒胸露膚的美麗“女人”在海邊游泳、嘻戲,還有的把自己的“嬰兒”抱到胸前餵奶,而這些“女人”的下身又象魚一樣,她們時而出現,時而又被海上的迷霧遮住。這個海上“美人魚”哺育嬰兒的奇妙景象,勾起了遠涉重洋的人們對自己妻兒的思念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又往南航行了一天,於6月20日9點到達利卡港,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59度,東經23度。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6月20日9點,進人利卡港。”。
在港口附近的飯店用過早餐後,除了留下幾個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亞當.休斯、卓拉.席爾瓦、亞歷山大.馬丁以及部分水手進人利卡市區遊覽,順便打聽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沒有打聽到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訊息。
“這個港口有木材特產。”
進入商品交易所,那裡出售魚肉、穀類、木材特產。我們啥也沒買。
工業投資了銀幣,利卡港從荷蘭同盟港變成葡萄牙的同盟港了,我交易名聲上揚了320。
第二天早飯後,補給完畢,我們離開了利卡港。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6月21日8點,離開了利卡港”。
我們往西航行了一天,於6月22日9點到達塔西比港,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56度,東經18度。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6月22日9點,進人塔西比港。”。
在港口附近的飯店用過早餐後,除了留下幾個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亞當.休斯、卓拉.席爾瓦、亞歷山大.馬丁以及部分水手進人利卡市區遊覽,順便打聽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沒有打聽到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訊息。
“此交易所賣沙丁魚肉。”
進入商品交易所,那裡出售魚肉、穀類。我們啥也沒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