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上懸掛的五顏六色的衣服、陽光下休閒聊天的男男女女和牆角里不斷打著哈欠的各種各樣的小貓,都告訴我們這裡似乎永遠不會被戰爭摧毀。在迷人的海邊,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許多遊客在清脆的濤聲當中悠閒地釣魚。
黎巴嫩山高達3000多米,山頂上白雪皚皚,而山腳下卻是果樹成林,一片翠綠,與地中海交相輝映,真是五彩繽紛,令人神往。汽車可以沿著寬闊的盤山公路,從山腳一直開到山頂,山坡間建有許多式樣新穎的別墅、旅館和飯店,掩映在蒼鬱的林木叢中。從山腳到山頂,沿途可以觀賞到一種十分有趣的現象:山上人們在開心地滑雪,山下海濱浴場上彩傘簇立,人頭攢動,男男女女遊客或是在海面上嬉戲追逐,或是裸露著身子躺在沙灘上進行日光浴。
同前面的幾個港口一樣,貝魯特港是個小港口城市,沒有什麼土特產,也仍然沒有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訊息。
第二天補給完畢我們就離開了貝魯特港。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5月25日上午,離開貝魯特港。”。
經過兩天的向南航行,我們到達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我用六分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52度,東經4度。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5月27日上午,進人比利時安特衛普港。”。
在港口附近的飯店用餐後,除了留下幾個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亞當.休斯、卓拉.席爾瓦、亞歷山大.馬丁以及部分水手進人安特衛普市區遊覽,順便打聽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沒有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訊息。
安特衛普位於比利時北部斯海爾德河下游。西距入海口約90公里,是比利時最大港口和重要工業城市,面積140平方公里,人口數十萬人,居民大多使用荷蘭地方方言。安特衛普是歐洲著名文化中心,是著名藝術大師羅賓斯和馮·狄克的誕生地,也是世界著名的遊覽城市。人們被其吸引的是它的三大看點:一是儲存完好、充滿中世紀情調的舊市區古老建築;二是神秘的鑽石加工和交易;三是有世界聲譽的繪畫藝術和眾多的博物館,建有羅賓斯故居博物館、皇家藝術博物館、國家海運博物館以及鑽石博物館等。這裡有充滿中世紀情調的古老建築,這裡有高超神秘的鑽石工藝,
這裡有享譽世界的繪畫藝術,與宗教完美結合。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歐洲第二大港、世界第四大港、世界最大的鑽石加工和貿易中心,人口50萬,是歐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多數安特衛普的公民都認為他們城市的名字來源於荷蘭語“斷掌”安特衛普(handerpen)的意思,根據傳說,古時有個巨人,從經過的船長那裡收取很高的通行費,年輕的勇士布拉博(arket)中央有一座青銅雕像,雕刻了布拉博扔巨人斷掌到斯凱爾特河的優美弓形身姿,這也是斯凱爾特河恢復自由通暢的一個標誌。但是傳說不能代替歷史,安特衛普實際上是向水中突出的陸地形成了城市核心的象徵。歷史上,這裡是歐洲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直到今天它仍是世界最大的鑽石交易中心,全城有上百個個鑽石公司主要是猶太人經營),還有各種跟鑽石有關的博物館和展廳。
安特衛普的教堂是這座城市獨具魅力的地方,先哲們依靠油畫將聖經故事一幅幅地展現在你面前。因此,去安特衛座普一定要去當地的教堂看看,它能給你帶來藝術的享受。當然去安特衛普的遊人另一個必去點是安特衛普的鑽石城,位於火車站邊上的鑽石城是歐洲最大的鑽石集散地,號稱世界上最好的鑽石切割能匠就位於此了。
安特衛普是世界著名的遊覽城市。人們被其吸引的是它的三大看點:一是儲存完好、充滿中世紀情調的舊市區古老建築;二是神秘的鑽石加工和交易;三是有世界聲譽的繪畫藝術和眾多的博物館。
安特衛普是比利時重要的港口城市和佛蘭德地區的首府,也是歐洲著名文化中心。這裡的鑽石城是歐洲較大的鑽石集散地,歌劇院和魯本斯博物館也非常有名。在安特衛普出現了許多卓越的藝術家,如彼得·保羅·魯本斯,安東·凡·迪克,雅各布·喬登斯,銓·布魯格爾和克里斯托夫·普蘭亭。安特衛普的歌劇院和魯本斯博物館非常有名。我們參觀了大教堂(cat),它是安特衛普最偉大的建築物之一,是比利時最大的教堂,佔地約有2.5英畝。1352年安特衛普大教堂底開始動工,直到1521年整個工程才完工,雖然耗時如此之久、經歷無數建築師的監造,不過整個建築風格卻相當一致和諧。教堂中最引人的部分是高塔,塔高123公尺,塔上的精細的裝飾讓人歎為觀止。塔上的47個鐘所組合成的排鍾經歷3個工匠之手,歷時一個世紀才宣告完成。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素有“世界鑽石之都”之稱。世界上每10顆未切割鑽石中就有8顆要經過安特衛普處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拋光鑽石也出自安特衛普。安特衛普的舊市區位於斯德爾。舊市區中世紀風格的建築鱗次櫛比,帶有古樸之風。如著名的安特衛普聖母院,是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也是比利時最大的教堂,教堂尖塔高達123米,被譽為“中世紀的摩天大樓”。教堂內珍藏著著名畫家魯本斯的油畫,其中《耶穌降架圖》是比利時藝術的七傑之一。還有安特衛普大教堂、聖保羅教堂及廣場鐘樓,都是吸引遊人的重要景點。佛蘭德斯畫派的代表人物魯本斯就出生在安特衛普的老城區,其故居已建成魯本斯博物館。法國畫家普朗坦也曾在安特衛普居住過,使這座城市成為繪畫藝術之城。國家美術館陳列有佛蘭德斯地方畫派各個時斯的作品。安特衛普還擁有眾多收藏質量很高的博物館,除魯本斯故居博物館外,還有皇家藝術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國家海運博物館以及鑽石博物館,都被認為是安特衛普的驕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和酒吧女郎套近乎,可以得到許多情報。”
“有不明白的事情去酒吧就可以了。”
“最近,這條街生機勃勃。”
“本港有毛織物特產。”
“只要擁有私掠許可證,海盜行為就會被視為為國行為。”
我們是凌晨到的比利時安特衛普港,進入特產店時,特產店秘密出售比利時的免稅證,標價1萬銀幣,我們買了比利時的免稅證和價格為50銀幣的一瓶鼠藥。
進入安特衛普港的商品交易所,那裡有魚肉、穀類、毛織物,其中毛織物是安特衛普港的特產,標價52銀幣,我們買了60桶毛織物。將毛織物運上船後,發現安特衛普港還有地圖工房,我花了1萬銀幣向地圖工房的師傅學會了繪製地圖的技能,並且和安特衛普港的地圖工房簽訂了繪製世界地圖的合同,對世界地理有新的發現可以向安特衛普港的地圖工房報告來獲取報酬。
休息和補給完畢後,我們於5月29日離開了安特衛普港。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5月29日上午,離開比利時安特衛普港。”。
我們朝著東邊的荷蘭鹿特丹港而去。經過一天的向東航行,我們到達荷蘭的鹿特丹港,我用六分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52度,東經4度。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5月30日上午,進人荷蘭鹿特丹港。”。
在港口附近的飯店用餐後,除了留下幾個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亞當.休斯、卓拉.席爾瓦、亞歷山大.馬丁以及部分水手進人鹿特丹市區遊覽,順便打聽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沒有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訊息。<)是荷蘭第二大城市,地處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位於荷蘭的南荷蘭省,nieueaas河畔。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海港,直到近年來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鹿特丹的名字來自於在市中心注入nieueaas河的小河鹿特河和荷蘭詞da壩)。(rotterda)北緯51°55',東經4°29')是荷蘭第二大城市,歐洲第一大港口,亞歐大陸橋的西橋頭堡東橋頭堡是中國連雲港市),位於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鹿特丹位於荷蘭的南荷蘭省,nieueaas河畔。它是歐洲最大的海港,直到近年來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整座城市展布在馬斯河兩岸,距北海約25公里,有新水道與北海相連。港區水域深廣,內河航船可通行無阻。鹿特丹的名字來自於在市中心注入河的小河鹿特河和荷蘭詞da壩)。鹿特丹是連線歐、美、亞、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歐洲門戶”之稱。城市市區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港區100多平方公里。市區人口57萬,包括周圍衛星城共有102.4萬。鹿特丹地勢平坦,位於荷蘭低地區,低於海平面1米左右。其東北部的衛星城亞歷山大斯塔德附近低於海平面6.7米,為荷蘭最低點,該處有居民17.5萬。鹿特丹氣候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鹿特丹1月最冷,平均氣溫1c,7月最熱,平均氣溫17c,年降水量700毫米。鹿特丹位於荷蘭西南部萊茵河和新馬斯河河口,跨北海28公里,是世界較大的港口,也是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除較大的古老的市政廳外,著名建築都是現代化的,因此,被譽為“歐洲較現代化的城市”。這裡旅遊業發達,擁有港口、博物館及其他眾多觀光景點。登上高185米、被稱為“歐洲桅杆”的高塔,可鳥瞰全市。從沼澤地崛起,鹿特丹在歷史上幾經興衰。它原本是鹿特河附近的漁村,該河古時從南荷蘭的沼澤地區流人馬斯河,鹿特丹因鹿特河而得名。1250年在馬斯河北岸修建堤壩,用閘門將鹿特河與馬斯河隔開。1340年荷蘭伯爵威廉四世治理鹿特丹時,挖掘運河與代爾夫特和萊頓相通,使鹿特丹開始繁榮起來。1563年城市大部分曾被大火破壞。1572年鹿特丹被西班牙軍隊佔領和掠奪,幾個月以後西班牙人撤退。當時有許多來自比利時安特衛普的商人和工匠在鹿特丹定居下來,使鹿特丹進入一個恢復發展時期。到了16世紀,鹿特丹城市建設逐步發展,在泥沼地上挖掘出了許多港口,為對外交通和貿易奠定了基礎。鹿特丹港位於萊茵河與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東溯萊茵河、多瑙河,可通至裡海,有“歐洲門戶”之稱。旅遊資源:德夫哈芬defshaven)。在這兒您會發現恍若風景畫的荷蘭舊街。約在375年前,英國清教徒為了宗教信仰,而從這兒乘船到美國去。此外,德夫哈芬也以身為派特·海恩pietheyn)的出生地而聞名。他作為西印度公司船隊司令,曾俘虜了西班牙“寶藏”船隊,至今他的雕像仍矗立在派特·海恩廣場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鹿特丹的飲食文化實在是多彩多姿,通常荷蘭料理都標榜有“媽媽的味道”。用青豆熬成的愛爾登湯,有如一篇抒情詩。鹿特丹人的晚餐,通常是把肉和蔬菜一起熬煮,再加上馬鈴薯而已。梵.高名作“食薯者”也有這方面的描繪,可見一般荷蘭家庭的飲食習慣和當年並無多大變化。特色菜,愛爾登肉湯:愛爾登肉湯是荷蘭的傳統佳餚,以青豌豆和香腸為主要原料,據說這種燉湯要燉煮到湯勺可以立在其中才算是地道的做法。鹿特丹的印尼料理:鹿特丹有一種印尼料理,但與印尼本土的菜餚不太一樣。常有很多年輕人在餐館裡叫上名為rijstafe的印尼料理,擺上20多種小菜,隨意搭配享用,據說這是生性節儉的鹿特丹人利用前一天的剩菜創造出來的佳餚。巴那克根:巴那克根是你在鹿特丹隨便哪家餐廳都可以找到的既便宜又可口的鹿特丹薄煎餅。在鹿特丹有很多薄煎餅專賣店,種類繁多,澆上糖漿或其他各式調料非常好吃。這可算是自助遊客最理想的午餐。乳酪:你知道一個荷蘭人一年要吃掉多少起司嗎?答案是8公斤。不知道是不是飲食加上騎腳踏車習慣的關係?荷蘭人的平均身高為歐洲之冠,男人平均身高約184公分,女人平均身高則約174公分。事實上乳酪的營養是相當高的,蛋白質的含量比同等重量的肉類來得高,並且富含鈣、磷、鈉、維他命a和b等營養元素,不過膽固醇含量也相當高。荷蘭是全球知名的乳酪生產國,每年出口乳酪40多萬噸的產量高居世界第一。乳酪對荷蘭來說除了是每日必備食品外,也是一項觀光資源。而荷蘭人替人拍照的時候也都是說:“saycheese!”觀光客可以在夏季時期到荷蘭參觀傳統的乳酪市場,欣賞傳統的市場交易情況,並帶些新鮮的乳酪回家。是世界性旅遊勝地。
“這個港口有玻璃特產。”
“此街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工具。”
一聽到這一訊息,我們立刻趕往鹿特丹市的特產商店。看到特產商店出售經緯儀,售價銀幣,懷錶售價2000銀幣,我們喜出望外,這些正是我們航海者所需要的全世界最先進的航海工具。我們賣掉了費羅公爵夫人送給我們的六分儀,買進了經緯儀和懷錶。
然後我們到商品交易所看看。那裡出售魚肉、穀類、玻璃,當然我們已經知道玻璃是當地的特產,售價2銀幣一桶。
我們買了60桶玻璃,60桶毛織物則賣掉。
休息和補給完畢後,我們於6月1日離開了鹿特丹港。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6月1日上午,離開荷蘭鹿特丹港。”。
進行向東航行,經過一天的向東航行,我們到達德國的漢堡港,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53度,東經10度。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2年6月2日零點,進人德國的漢堡港。”。
在港口附近的飯店用餐後,除了留下幾個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亞當.休斯、卓拉.席爾瓦、亞歷山大.馬丁以及部分水手進人漢堡市區遊覽,順便打聽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沒有打聽到費羅公爵的公子喬治的訊息。漢堡是德國三大州級市之一,也是德國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貿中心、德國第二金融中心,是德國北部的經濟和文化大都市。有著“世界橋城”的美稱。
漢堡是德國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是歐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也已成為德國的新聞傳媒與工業製造業中心。漢堡是世界大港,被譽為“德國通往世界的大門”。世界各地的遠洋輪來德國時,都會在漢堡港停泊。公元八世紀在阿爾斯特河畔(古薩克森語為“漢”)距易北河的入河口不遠的地方產生了最初的定居區。公元830年,神聖羅馬帝國曾在此建鎮,稱“漢馬堡”haaburg)。834年,漢堡被“北方使徒”ansgar主教選為主教座堂所在地。845年,600只維京戰艦進入易
北河摧毀漢堡,當時那裡有500居民。十二世紀易北河變得更為重要。北歐地區的貿易發展迅速。1189年漢堡從巴巴羅薩皇帝那裡得到特許權,在易北河上徵收關稅,而後成為了“帝國自由市”。
漢堡十三世紀後,與北德各港口城市建立自由貿易聯盟——漢薩同盟。易北河口附近的庫克斯港為漢堡的外港。
16世紀20年代,該市皈依路德會,漢堡接收了從荷蘭和法國來的新教徒難民。那時它在丹麥統治之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一部分,漢堡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北海港口,同時亦是糧食、布匹、毛皮、鯡魚、調味品、木材和金屬的轉運地。漢堡本身則因其最重要出口產品-啤酒而聞名。漢堡漢薩自由市德語:freieundhansestadthaburg)位於不萊梅東北部易北河岸,是德國北部一座美麗的港口城市,是德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在行政上,它是一個州,相當於中國的直轄市,與德國其他15個聯邦州地位相同,面積755.3平方公里。市中心有2個美麗的湖泊:auszig;enaster和binnenaster,都匯入aster河。西北面100千米處北海中的3個小島也屬於漢堡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