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辦公室,新到任的劉敏走過來和林雅蘭說:“哎,我們需要聊一下吧,你加一下我的微信可以嗎?”
林雅蘭回答道:“好,請稍等。”
兩人相互加了微信之後,劉敏說道:“能和我說一下公司的專案情況和你手上的工作內容嗎?”
“可以。”
接著,林雅蘭便和劉敏溝通梳理了她所有的工作內容,以及目前工作跟進重點。又將區域所有自操專案和合作專案,做了詳細的說明。
最後把手上一些重點的個人工作資料內容,透過微信轉發給她。
林雅蘭心裡清楚,劉敏是過來頂替她的,到目前為止,她的處境並沒有出現轉機,她也就沒有什麼必要做什麼保留,交接工作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出於職業精神,自己一定是會好好交接的,善始善終吧。
但是就在林雅蘭自認為已經做好工作交接的時候,劉敏突然問道:“你覺得你在此工作期間,做到了為專案賦能了嗎?”
林雅蘭非常詫異劉敏怎麼會有此一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賦能,是透過組織和流程的有效設計,使得企業的組織和個人能夠敏捷、有效完成工作目標,從而有效達成組織的使命和戰略目標。
她微微一笑,心想:
這一年多來,她幫助專案經理完成“需求跟蹤矩陣”的編寫,將需求文件中的功能轉化為可執行任務,再由專案經理進行分配。
協助專案經理進行進度跟蹤、資源協調、客戶溝通、其他專案文件編寫,透過本身的溝通優勢,幫助專案經理穩定軍心,充當了團隊內部的潤滑劑。
包括協助運營崗位更好的完成推廣方案、調研方案、操作手冊、常見問題答疑等。並且站在自身對使用者的理解,給予相應建議。
這些都是為專案賦能。
好吧!既然自己已經認真做好了交接工作,就認真回答她,自己是如何為專案賦能的。
但她又轉念一想:何必對她多費口舌?
第一,她並不是自己實際意義上的領導,更從未有領導過他一天。作為一個新員工,她是出於什麼地位和資格來問自己這種話?
第二,她根本還沒有了解區域整體運作內容和策劃線條的工作成果,她有什麼憑據和能力來提出這種問話?
好了,林雅蘭明白了:這是劉敏對她一種沒禮貌的挑釁。
而此時此刻她要做的就是:根本無需理會劉敏。
於是,林雅蘭轉而微笑,說道:“不好意思,工作內容和專案內容我只能對你說這麼多,具體工作安排和抓手,需要你自己在實際工作中去摸索和感悟。
你千萬別認為,一個曾經的區域營銷策劃負責人,會有多細緻的工作文件要交接給你。”
劉敏倒是表現的十分平淡,又說:“我能問一下,你以後有什麼打算嗎?”
這句話讓林雅蘭很生氣,從見到劉敏的第一面開始,這個女人就給她擺出一副“我來頂替你”的傲慢的樣子,這令她心裡十分不爽。
這種人,大多趨炎附勢,喜歡故作姿態,別人一旦顯出一種失敗者的頹勢,她便更顯得開心得意。
但是在這種時候,林雅蘭並不想讓她過份高興,所以她回答說:“作為企業員工,我聽從企業領導安排;作為一個普通的自然人,你問的問題已經越線了。”
等到把劉敏應付走了之後,林雅蘭立即聯絡了律師朋友,尋求幫助。
律師朋友給的建議很簡單,好好上班,正常出勤打卡,注意保留微信及通話、談話等錄音證據,按照n工作年限,未滿一年按一年計算)+1月)的標準獲取經濟賠償,沒有獲取賠償被“勸”出公司的話,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林雅蘭明白了,也就是說,公司至少給她賠付13個月大約27萬的經濟賠償。
既然已經沒有留下的可能了,林雅蘭要做的就是,儘快確認獲取經濟賠償。而且這次一定要做好錄音的準備。
喜歡人生再次起航請大家收藏:()人生再次起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