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1992年,新聞裡已經開始播放證券交易所準備發行認購證的訊息。
1990年12月19日,證券交易所成立的當天,當時的葉舟就讓吳曉冰把手裡的錢都用來買股票。
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初,只有八隻股票。
雖然這些股票後來有一部分還退市了,但是剛開始都是買到就是賺到。
認購券發行之後,葉舟依稀記得後面會有一次股災,所以她跟身邊所有之前買了股票的人打了招呼,讓他們看準時間可以把手頭上的股票賣掉,找機會買認購證。
遠在京城的吳曉冰自然是很聽葉舟的建議,她又把這個訊息告訴了葉老師身邊的人。
幾個月後,市面上開始傳出認購證後的暴富神話。
據說剛開始認購證是無人問津,馬上就變成了排隊幾公里,差點把證券交易所給擠爆。
接著就是30塊錢每張認購證瘋狂漲價,先是漲到幾百,然後上千,最後整整漲了一百倍。
在一百倍的節骨眼上,葉舟讓身邊的人趕緊賣掉了。
蘇琳看著幾個月漲了那麼多倍的錢,心裡非常激動。
她給葉舟打電話的時候,還專門跑到外面郵局的電話裡打,畢竟這裡沒有認識她的人,她可不能讓周圍認識的人知道她現在手頭上有那麼多錢。
靠著盧星海幫忙,蘇琳從孩子的爺爺奶奶大伯大伯母那邊弄回來的錢,她全部都用來買認購證。
現在蘇琳已經全部賣出去。
即便賣出去之後的第二天,又漲了一些,她如果晚賣一天,就能夠多賺幾萬塊錢,她也一點不覺得懊悔。
她每個月的工資不過幾百塊錢,可是現在她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賺到了她幾輩子工資都賺不到的錢,還有什麼可懊悔的呢?
人不能太貪心,知足常樂。
人一旦沒有了經濟壓力,整個人真的可以變得很輕鬆。
蘇琳頓時覺得生活可以有很多的盼頭,她還能做很多的事情。
她打這個電話除了沒地方分享自己暴富的喜悅,最主要的是要感謝葉舟提供的幫助。
葉舟被老大完全不重複的誇讚的話說得都有些臉紅,她說:“老大,你以後會越來越好的。對了,你的離婚協議已經收到了吧?”
葉舟也沒想到自己的人脈那麼好用,真的就聯絡到了那個渣男,得知他在那邊的地址之後直接讓人上門,讓他在離婚協議上簽字。
中間肯定是遇到了反抗,不過具體是怎麼解決的,葉舟就不用再跟老大說了。
蘇琳聲音又變得激動起來,“收到了,收到了。我已經諮詢過,有離婚協議確實就能領離婚證。而且系裡邊也很支援我,讓我儘快處理好家裡的事情,以後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工作了。”
想想也是,現在很多青年教師都一門心思想出國,學校有些崗位一時半會兒都找不到合適的人。
蘇琳這種絕對不會出國的老師,並且學歷和能力也都過得去,孩子們也都長大,不用像小時候那樣需要分出更多的精力來承擔母親這個角色,已經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自然而然,蘇琳就會變成了單位的香餑餑。
幾年後回頭來看,蘇琳都不得不感慨,那次同學聚會改變了她的命運。
因為和葉舟再次相遇,她成功地擺脫了糟糕的生活環境,也擺脫了以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