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是柳城大學的黃副校長知道軍屬裡有葉舟這麼一號人,把她拉出來上班,她沒準會心甘情願地做個一心一意支援丈夫的工作的好軍嫂……
咦,這話說得好像也不太對。她還有另外的工作,另外的身份,她的小說寫得很好……
她當初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大概也是想著安心創作。
但是,能者多勞呀。
創作確實是一份工作,可人是社會動物,還是得多參與到社會里,多跟人溝通交流,也能獲得更多的靈感。
可是,再不放心,又能怎麼辦呢?
江教授心裡很痛,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才,可能要便宜給其他人了。
吃完飯回去的時候,江教授把校長拉到一邊,訴說自己的煩惱。
校長哈哈一笑,說:“你要不要換位思考一下?當年,柳城大學的白校長和黃副校長,眼睜睜地看著你把人搶走,他們卻也只能微笑地選擇祝福,他們心裡是什麼感受?”
江教授一怔,然後說:“兩者情況不一樣啊,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葉舟從柳城大學到咱們這裡,是往高處走。”
校長說:“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特別是葉舟這種,她心裡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再著急,也沒用。再說了,去哪裡工作不都是為國家、為高等教育做貢獻?你就別糾結了。”
回去的路上,沒有喝酒的小劉總開車,葉舟和周朗坐在後排,一人抱一個兒子,吳曉冰坐在副駕駛座上。
小劉總直接問周朗說:“周朗,你要調去外地了嗎?”
周朗微微蹙眉:“到底是誰傳出這樣的傳聞的?”
小劉總說:“你們單位的人啊。”
周朗:“誰?”
小劉總說:“就那個,頭髮中間沒啥毛了,還要把頭髮從左邊梳到右邊,試圖蓋住中間空曠的地方那位。”
那麼明顯的特徵,周朗一下子就猜到是誰了。
最近這段時間,領導安排兩個人配合他的工作,所謂的配合,應該是打算等周朗調去其他單位之後,再讓這兩人的其中一個交接周朗手頭的工作。
前期周朗做的工作就相當於把架子搭起來了,後面的人只需要按照程式往架子上新增東西,就可以獲得勞動成果。
毫不誇張地說,誰來接這份工作,誰就等著伸手接功勞。
什麼是兩個人來交接呢?
大概是領導們的意見不太一致吧。
有人也納悶過——周朗明明可以等更大的功勞出現的時候再調走,為什麼現在就放手?而且他的家庭在京城,去外地未必是多好的選擇。
那兩人大概也著急了——如果周朗不走,他怎麼辦?
於是,就有人主動跟外面透露,周朗會被調走。
真是低階的玩法。
這人確實可以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