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這一款四馬力的發動機時,他大膽的採用了諸多新設計,新材料,僅僅是在這新款發動機的研究過程,他們就申請三百多種專利。
而這些新設計,新材料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降低成本!
同時啟翔汽車公司汽車的生產實驗室,也是和該公司的主要生產裝置提供商肇慶機械公司一起,專門設計生產裝置,以求讓機械裝置完成整個發動機各種零部件的加工,不再和以往一樣需要工匠手工打磨核心零部件。
眼前的這一臺樣機,就是採用機械裝置加工出來的樣機,所有零部件全都是機械加工的。
儘管看起來很簡陋,效能也不咋地,但是李育博對此卻是寄予厚望。
如果這一臺樣機能夠獲得成功的話,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啟翔汽車公司可以建立大規模的發動機生產線,發動機的生產成本能直接降低數倍以上,產量甚至可以數十倍以上。
這意味著低成本!
足以讓啟翔汽車公司生產出來售價不超過兩千唐元的汽車!
隨著技術人員的操作,很快眼前的這臺發動機就是成功點火。
點火成功了!
不過李育博還是密切關注著各種資料的變化。
只是點火成功而已,這並不算什麼,之前的幾十臺樣機,大多也能點火成功,但是沒多少能夠經過後續測試的,很多都是執行少則幾分鐘,多不過幾十分鐘就出故障熄火了,嚴重者甚至會直接爆缸。
發動機點火成功後,持續運轉,眾多儀器監控著這臺發動機的運轉情況,並不斷通報。
“執行第五分鐘,轉速保持五百轉!”
“抖動比設計值略高,但是依舊在預估範圍之內!”
“噪音良好,比預估低了五分貝!”
……
隨著技術人員不斷的測試並記錄資料,李育博也是一直盯著這臺發動機看。
十分鐘,二十分鐘,三十分鐘,這臺原型機還是在持續運轉著。
這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實驗室內的人員神情是越來越好。
一個小時後,李育博自己是大大鬆了口氣。
這臺原型機,順利的透過了初步的測試,一個小時的無故障執行時間,這是他們給自己定下的初步目標。
只要能夠初步執行成功,不出什麼大問題,那麼就說明了,他們的設計以及材料和加工是經過了考驗,至於暴露出來的諸多小問題,後面慢慢解決就是了。
但是整體的設計框架卻是能夠確定下來了。
兩個小時後,第一階段的試驗結束後,實驗室內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
他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