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目前為止,大唐海軍只擁有五艘戰列艦現役,一艘在建。三艘裝甲巡洋艦現役,一艘在建。
而大唐海軍的既定規劃是保持六艘現役戰列艦、六艘裝甲巡洋艦,並要求艦齡在十八年以內。
至於早些年說的什麼幾十艘主力艦的規劃,海軍已經是選擇性失憶了……
如今海軍的遠洋戰艦方面,選擇了主動縮減規模,以單艦持續作戰能力的提高來補充,以控制全球海域,同時達到以海制陸的目的。
但是在淺水戰艦上,大唐海軍方面卻是選擇了持續擴張。
同樣是前沿戰略框架內的造艦計劃裡,近海內河等淺水戰艦的造艦計劃是最多的,同時也是規模最為龐大的。
首先是近海戰艦方面,海軍要求吃水淺、火力強等特點外,還需要容易維護、靈活、使用成本低等諸特點。
因為這些近海戰艦,實際上絕大部分也是會部署在海外的,同時這些近海戰艦其實也是大唐海軍在海外部署最多的艦種,日常任務是比較頻繁的。
各類的淺水戰艦就比較多了,海軍建造的淺水重炮艦,最大的噸位都達到了三千多噸……
不過主要的還是八百噸級別的近海巡邏艦以及五百噸的內河炮艦。
此外還有三百噸級近海巡邏艦以及內河炮艦,百噸級近海巡邏艦和炮艦等。
整體上覆蓋了近海以及內河的作戰需求。
只是海軍為了搞這個前沿戰略,和陸軍鬧出了大矛盾,最近兩年陸軍作為回應,擴大了海上運輸師的規模,同時還極大擴大建內河戰艦。
搞到現在,李軒都是被海軍和陸軍的這些破事弄的有點頭痛。
海軍搞以海制陸不是不可以,但是幹啥要搞幾十噸的內河戰艦,然後深入到多瑙河作戰啊。
陸軍搞點內河戰艦很正常,但是你想要搞個兩三千噸的陸軍武裝運輸艦這就扯淡了,你來看看,這設計圖上足足有六門一百五十毫米的後裝艦炮,十八節的航速,這那裡是運輸艦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眼看著海軍那邊又掀起了一番什麼內河戰艦的造艦計劃,陸軍也是折騰了要擴編三個海上運輸師的規劃。
李軒終於是忍不住了,他把陸海軍的幾個大佬都叫過來,也沒破口大罵之類的,李軒在臣子面前那已經是好多年都沒有發過飆了,不會因為這種日常事務就發飆的。
李軒只是把他們叫過來,然後自己坐在上頭眯著眼,並給這些陸海軍留下一句:“這人都來了,有什麼事說開了,總能商議出個解決辦法來不是……”
然後陸軍和海軍就是吵起來了,半個小時後嗎,眼見他們依舊沒能得到一個結果來,李軒留下一句:“既然解決不了,那麼就回去吧!”
讓他們離開後,李軒吩咐了下去,陸軍一切建造擴張海上運輸師的計劃全部暫停,海軍那邊搞什麼小噸位內河戰艦的計劃也全部暫停。
後續計劃怎麼搞,等陸軍和海軍商量好了再說。
其實李軒也是可以強行決定的,比如說直接來一句,內河的作戰任何歸屬海軍,又或者是內河的作戰任務歸屬陸軍,那麼不管是海軍和陸軍都會遵從。
但是作為一個裁判,李軒可不會輕易下場。
他是下棋的,又不是棋子,沒必要摻和這些東西。
再說了,如今大唐帝國內部的陸軍和海軍矛盾太大,李軒也是懶得插手其中,免的還被臣子埋怨自己偏袒。
現在多好了,先把他們那些亂七八糟的計劃先停下來,讓陸軍和海軍重新回到談判桌上接著談,談不妥也沒關係,反正計劃都被李軒暫停了,一切照舊這日子也能繼續過下去,順道還能節省點經費用於國內經濟建設呢。
李軒自然是左右不虧,穩當的很!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