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內洛州深處內陸,同時更重要的是這個地方的黃金太多了,雖然可以人工開採,但是沒有機械裝置的話,也是開採不了多少。
就和巴庫和西丹島,因為有石油進而導致推動區域性本土化一樣,如今內洛州的龐大金礦,也是讓非洲事務衙門找到了區域性本土化的解決辦法。
有困難?
直接用黃金砸,就不信砸不出來一個區域性本土化!
這種環境下,有諸多礦務公司以及非洲事務衙門以及軍方聯合推動的,非洲南部區域性本土化政策就是出現在了內閣的討論會議上。
進而引發了內閣的劇烈爭論!
內閣懸而不決,遲遲無法做出決斷,最後這事只能是呈送到了御前,恭請聖裁!
李軒看到這個非洲南部區域性本土化的計劃書時,也是皺起了眉頭!
怪不得內閣爭論不休,這一次陸軍以及非洲事務衙門的野心有點大!
這一次非洲事務衙門和陸海軍聯合提出的非洲南部區域性本土化的範圍,已經是不僅僅侷限於南非平原這麼一片小地方了,還包括了洛倫州以及內洛州這兩個州,而這兩個州劃定的範圍可是非常大。
因為要確保內洛州的龐大金礦能夠順利開採,機械裝置都是必須的,甚至修一條洛倫到內洛的鐵路也是必須的,要不然的話,很難把眾多的採礦裝置運輸進去,沒有機械裝置也就無法大規模開採了。
其實大唐帝國控制的金礦多的很,嚴格上來說不缺乏黃金的,不管是帝國本土還是南洋各地又或者是美洲,印度等地,帝國有著龐大的黃金來源。
但是奈何內洛那邊的黃金實在太多了。
一旦能夠大規模開採,其年產量瞬間就能達到現在年產量的數倍以上。
這對於實行金本位,需要黃金儲備的大唐帝國來說很重要。
就算官方不在乎,但是人家民間在乎啊。
之前不用官方出面,民間就已經有數千人前往淘金了,而且數量還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帝國官方不願意開採那裡的黃金,但是不可避免的也要在當地投入一定的力量,從而保護帝國子民的安全。
那裡的土著多的很,沒有官方力量的保護,淘金人員的傷亡太大了。
但是如果官方入住,並開採黃金的話,就需要進行區域性本土化,這個面積可不小,同時還需要杜絕周邊的土著對區域性本土化的地方進行滲透。
這麻煩可不小。
李軒自己也是有些猶豫不決,但是最後還是下了決心,反正本土化都是要搞的,如今正好趁著南非發現金礦的訊息搞,還可以趁機大規模的吸引移民前往。
只要有了數量足夠多的移民,那麼整個南非地區的本土化都將不會成為難題。
為此,李軒經過慎重考慮後,批准了這一南非區域性本土化的計劃。
這項計劃非常的龐大,所涉及的區域達到近百萬平方公里,預計遷移當地土著的人數達到上千萬,需要擊潰的土著部落數不勝數。
因此範圍和規模都非常大,所以將會採取儘可能的緩和手段進行,以勞務公司僱傭員工,強制遷移為主,同時一開始也不會太大,前期主要確保南非洲、洛倫州、內洛州這三大洲的區域性本土化。
並且適應的引入歐洲人,早些年西班牙人在非洲殺的太狠,搞的現在開闢種植園都不夠人手,因此現在西班牙人滿世界尋找勞動力,不管是南洋土著還是非洲土著他們都要。
這一次大唐人也不搞什麼勞務派遣了,只要你們西班牙人要,我們免費提供船隻,當然了,招募人手還得你們自己來,我們大唐人也忙著呢。
這一次的區域性本土化行動,海軍沒什麼好說了,不外乎就是護航之類的,但實際上用處不大。
發揮主體力量的自然是陸軍,陸軍將會以非洲遠征軍為主體,調集大約五萬人的兵力參與。
而這麼點人遠遠不夠,為此,非洲勞務公司也將會派出總是兩萬多人的招募隊參與輔助行動。
最後則是當地民兵力量,民兵的話就不多,頂多也就是組織個兩三千人,畢竟當地的總人口也沒多少。
這滿打滿算,也就六萬多人而已,自然也是不可能一開始就搞完,整個話將會持續很多年。
而最先開始的就是打出來一條從洛倫港到內洛地區的鐵路來,有了鐵路才好進行進行後續的行動。
而這,也是大唐帝國首次在海外領地建設鐵路了。
不過這一條鐵路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為了軍事服務,同時也是為了開發內洛州的金礦。
甚至為了這一條鐵路以及後續的金礦能夠開發,大唐帝國也是特事特辦了一次,在實際上依舊沒有完成本土化的鐵路沿線等區域,給予了區域性本土化的待遇。
這其實就是為了放開鐵路、礦山裝置的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