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暴利的場面,就算是讓久經風浪的徐船長都是坐不住了,他以前跑南洋貿易,那也是血賺,有時候運氣好了,也會有好幾倍的利潤,但是那個時候他跑南洋貿易的時候,用的還是風帆船隻呢,進行海外貿易要看天,這一年打個來回就很不錯了,要是錯過了季風,有時候甚至要兩年才能往返一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是現在,如果保持極限狀態的話,半個月就能來回一趟。
半個月利潤三倍,以後就算降低了也有兩倍一倍的,這一年得賺多少?
哪怕是以後有競爭了,但是最少也得有十幾倍吧!
賺翻了,賺翻了!
所以徐船長忍不住了,這剛完成卸貨作業,就開船回庫裡了,準備下一次的貨物運輸。
而左成生呢,則是帶了兩個隨從巴庫待了下來,找到剛成立的巴庫鎮衙門辦理了辦事處,然後繼續和那些奧斯曼的商人們保持聯絡,並接受他們的訂單。
他這是要開闢並穩固在巴庫地區的銷售渠道,這貨物運輸過來了總得賣出去不是。
先建立銷售渠道,等以後自己的競爭者過來了巴庫,自己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他的好心情沒有持續幾天,就是壞了下來。
因為有船來到了巴庫!
那一艘破破爛爛的小舢板,頂多也就裝了四五噸的貨物,這種船都讓人懷疑是怎麼跨越西海跑到巴庫來的。
但是它就是來了!
然後貨物雖然少,但是這並不妨礙影響到了西海貿易公司剛起來的暴利貿易。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諮詢並下訂單的奧斯曼商人少了。
然而後續幾天,越來越多的壞訊息過來了,竟然是先後有十幾條小船跑到了巴庫,並把貨物消失一空,而那些奧斯曼人也不傻,看見貨物多了,選擇多了,就開始壓價。
結果好嘛,在利潤是不可能有之前的百分之三百了,直接下降到了百分之兩百左右,部分商品甚至下降到百分之百。
這麼下去可不行,左成生開始找人,試圖建立一個價格統一聯盟之類的,但是面對奧斯曼人的壓價,總會有人想著降價然後賣出去,並拿錢走人,爭取再多跑幾趟。
當然了,其實大家都是怕西海貿易公司使壞,畢竟西海貿易公司放在整個帝國裡,那麼是非常不起眼,但是在西海這麼一個小地方,卻是屬於規模最大的貿易公司了,並且他們還擁有了唯一的一條可以航行在西海上的大噸位民用船隻。
這要是先忽悠他們,然後再慢慢把他們排擠掉怎麼辦?
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些自以為聰明過人的商人們,果斷選擇了讓左成生滾蛋。
價格聯盟無法建立,左成生也只能是儘可能的先收攏奧斯曼人的訂單,並建立穩固的銷售渠道了。
反正現在的暴利是不正常的,頂多持續幾個月就會迴歸到正常水準,到時候就是大家拼實力的時候了。
西海貿易公司在巴庫獲得的成功,對於在庫裡的中小商人們而言,簡直就是一夜暴富的典型,不知道多少人都羨慕他們呢。
但是這點貿易量在真正的大企業眼裡,卻是又不算什麼了。
至少大唐石油公司對所謂的西海貿易之類的沒啥興趣,他們本來就不是玩貿易的,而且說實話,此地的貿易量也不算大,對於大唐石油公司這種成立的時候資本就有上百萬的大型企業來算,就是毛毛雨了。
他們唯一重視的還是巴庫的石油!
實際上,大唐石油公司可比西海貿易公司的動作還要。
外務部那邊剛和奧斯曼人簽訂巴庫協議,大唐石油公司的代表轉身就和庫裡州衙門簽訂了開發巴庫石油資源的合作協議。
按照傳統的礦產開發協議方案,庫裡州財政以整個巴庫地區的石油勘測、開採權入股,大唐石油公司以資金、技術入股,共同成立了巴庫石油公司,以勘測、開發巴庫地區的石油資源。
同時還有附屬協議,那就是大唐石油公司還將會在庫裡設立一座煉油廠。
雙方的合作協議簽訂後,很快就是上報到大唐石油公司總部,如今大唐石油公司已經是準備從本土的其他地方抽調技術骨幹,訂購裝置運往巴庫了。
當然了,這些東西就不是左成生這樣的小商人能夠知道的了。
更加不會知道,大唐之所以拿下巴庫,並直接作為本土經營的這個過程裡,大唐石油公司到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大唐石油公司準備在巴庫開採石油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