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裡火車站,何錫華在外頭等著,不出意外的話,他三弟做乘坐的火車就會今天抵達了。
之前的信件裡,他三弟已經是把火車的班次告訴了他,他也是大著膽子諮詢過火車站的工作人員,人家說他三弟乘坐的火車班次是今天抵達。
只不過準確幾點就沒準了。
這年頭的火車基本沒什麼準點率可言,如果是長途火車的話,晚點幾個小時那都是正常事,有時候晚點一天甚至兩天那也是可能的。
沒辦法,如今這年頭的火車線路都是單線鐵路,而且速度也不快,加上晚上又不執行,同時鐵路線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也是不咋地。
所以火車晚點是非常正常的!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時代的火車,都是有餐車的緣故。
因為不設立餐車,沒有提前準備足夠的食物,乘客們可沒辦法坐上這些火車進行長途旅行了。
這年頭除了幾條特殊線路是複線、並且有直達客運專線可以做到當天抵達外,絕大部分的鐵路線裡,旅客們要跨越幾百上千公里的時候,往往是需要乘坐好幾天的火車的。
而從東部省份到最西端的庫裡,六七千公里的旅程,他們少說也得在火車上待上大半個月,並且換乘好幾次的列車。
所以雖然他三弟的班次預定是今天抵達,但是具體幾點沒能給他保證,甚至是不是今天能抵達也是個未知數。
不過何錫華依舊是來了!
只是從上午時分一直等待了傍晚,這都沒有等待他三弟乘坐的火車班次,他也就知道,火車肯定是晚點了。
估計明天甚至後天才能到了。
回去睡了一天後,第二天他繼續在火車站裡等。
等到了下午時分的時候,他終於是等待了三弟所乘坐的火車班次!
在源源不斷出來的人群裡,何錫華睜大眼睛看著所有人,想要從裡面找到自己三弟的人影。
火車下來的人太多,他根本就是看不過來。
但是很快他就是聽到了一聲:“二哥!”
轉身一看,卻見一個約莫十六七歲的半大小子揹著一個巨大的包裹,臉上露著燦爛的笑容!
這正是他三弟何錫石,和他的名字一樣,都是父親擺脫村裡的舉人老爺給取的。
要不然,就他們家的情況,是取不出這樣的名字的,頂多就是大郎二郎三郎什麼的。
兩兄弟也是有一年多沒見過了,今日一見,自然也是免不了有些激動。
“走,先回去,明天我再帶你進城報道!”何錫華接過三弟的包裹,然後就是帶著三弟出城,返回家中。
而回去的路上,何錫石也是不斷的問著庫裡城這邊的情況,問這些的時候,他還是帶著擔憂和期待的。
何錫華也是一一說了起來。
他弟弟這一次過來,也是報名參加移民過來的,如果不是報名參加移民,直接跑過來的話,可是沒有免費土地可以分的。
只不過他在這邊還有親友可以投靠,所以也不用和其他一起過來的移民們一起,直接住進臨時安置的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