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現在他有些擔心自己妻子的身體,雖然是農家婦女幹慣了農活的,但是身體不好的她現在也是很難支撐這麼繁重的體力活了。
但是家裡沒人幹活也是沒辦法,這家裡六張嘴呢,今年如果不開墾出足夠的田地然後播種,明年吃什麼?
官府可不會繼續賒欠給他們第二年的口糧。
移民也是有成本的,交通費用、還有農具這些看似不多,同時提供給移民的低價糧食,其實也是需要成本的。
因此移民屯墾司那邊不可能一直補貼下去,一般也就是第一年照顧一下,第二年開始就要靠他們自力更生了。
吳老三為了明年的生計,自然是愁著呢。
這羨慕了一陣後,邊上的妻子突然道:“你看這個小何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吳老三一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但是很快他就是反應了過來:“你是說?”
他妻子點頭道:“大姑娘也不小了,我看這個小何老實肯幹,周邊的人家裡就沒他這麼能幹活的了!”
吳老三也是沉思了起來,他們搬來這裡也有幾個月了,認識這個何錫華也不短時間了,閒時聊天的時候也知道,這個何錫華老家是在山東,家裡兄弟多,這才早早出來討生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是這並不重要,這都到庫裡來了,老家和家庭什麼的已經不重要,大家都是新移民。
主要還是得看人。
而這個何錫華在他看來,還是一個挺適合的人選。
庫裡周邊這一片其實如今人不少了,加起來怕都是有六七萬人了,但是移民遠遠沒有這麼多,頂多也就是萬把人而已。
剩下的都是軍隊。
而這些實際上也並不是在庫裡城內,而是在外圍西邊、北邊等地方。
庫裡城往西、往北,軍方還在一些險要的地方陸續修築了多個稜堡要塞,駐防部隊防止韃靼人襲擊。
這些都還是步兵呢,實際上更多的騎兵部隊,都還在廣闊的草原上待著呢。
一方面是透過遊牧的方式減少馬匹的口糧問題,另外一方面也是巡邏肅清韃靼人的侵襲部隊。
真正駐防在庫裡城內的軍隊,其實也就萬人規模,而且這些駐軍也是在玩屯墾,他們自己圈了一大片土地進行屯墾以解決糧食問題。
庫裡城內除了駐軍外,還有少數的軍政官員的家屬、跟過來冒險的商人外,真正過來屯墾的移民到目前為止,估計也就萬人左右。
所以別看現在庫裡一帶人很多,但實際上等到軍方發動西征戰役後,打過了烏拉爾河之後,這個庫裡城就會和之前土密省、海東省的其他前沿戰略城市一樣,瞬間冷清下來,到時候留下來的也就只有少數官員和駐軍以及屯墾的移民了。
到時候能夠有兩三萬人就很不錯了。
更要命的是,這些人還很分散!
中亞土地多的是,而且適合耕種的並不多,很多都是旱地或者乾脆是草原、戈壁灘甚至沙漠,前期為了吸引第一批的移民,移民屯墾司給出的條件也是非常優越的。
肯來庫裡屯墾的,就會分出去大量的土地,適合耕種的耕地都是人均一公頃以上的,而且還會附帶給人均一百公頃以上的旱地。
比如吳老三他們家六口人,就是分了足足十公頃的耕地,另外還有足足三百公頃的旱地。
這算下來的話,可是將近五千畝的土地呢!
光看面積的話,已經算得上是大地主了。
可惜的是,這些土地絕大部分都是不適合耕種的,適合耕種的一部分也都是屬於中下等田,沒有良好的水利設施,沒有肥沃的土壤,產量自然是高不了的。
不過面積夠大,只要肯努力的話,糧食還是能種出來的,而且總數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