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所追求的師爺,其實並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也不符合整個大唐帝國的利益。
哪怕是軍方的將領們,他們追求的是擴張領地,但是他們也不會和李軒這麼偏執,非要搞什麼本土化。
本土化政策可是給帝國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以及困擾。
比如說以帝國目前的軍事能力,征服印度很難?
難個屁,直接出動大軍,不用幾年時間就能徹底拿下來,然後建立有效的統治。
但是,李軒不願意啊!
這拿下來了整個印度,然後直接統治,上面的土著怎麼辦?
把它們變成大唐子民,李軒寧願把印度半島直接炸上天也不願意這麼幹。
所以啊,還是慢慢玩本土化吧,等哪天印度地區裡大唐的人口比例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了,就是可以宣告此地是華夏人的了。
至於只用少數殖民地官員進行殖民統治之類的,李軒都懶得搞。
只是以大唐現在的全球化政策,統一全球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後續維護的成本也是不低,別的不說,這移民費用就是高昂無比。
等他李軒死了,帝國大機率是不會繼續花費巨資向海外移民的。
到時候,估計就會走上傳統的殖民路子上來說,畢竟玩殖民利益是賺錢的,而搞海外領地本土化可是虧本的。
這筆賬很多人都能算的清楚。
但是依舊堅定不移的跟著李軒這麼幹。
大家也都是有追求的人好吧,聖天子要統一全球,要當萬古聖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神帝。
他們這些當臣子的也是想要當一個萬古名臣啊。
以後說起聖天子統一全球,自然是免不了說聖天子是在某某名臣的輔助下,統一全球的。
所以明明知道這會玩海外領地本土化虧得要死,但是大唐依舊每年花大把的資金進行海外移民活動。
別的不說,僅僅是每年的移民船票補貼,那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等聖天子統一了全球,他們這些臣子也跟著名垂萬古之後,接下來怎麼維持帝國的全球統治,就讓後人操心去吧。
反正現在玩統一全球,分封藩王到全球各地,然後順帶分封貴族到全球各地,然後進行大規模的移民!
李軒估計著,等幾十年上百年,這全球各個角落都會有大唐人,而且很多地方都將會是以大唐人為主。
一個星球一個帝國將會徹底成型。
哪怕是以後帝國沒了,海外領地和本土矛盾大了,甚至彼此爆發戰爭了,但是一個星球一個民族也依舊不會改變。
以後隨著工商業的發展,本土和海外領地之間的矛盾增加,最後演變為大規模的戰爭,這是大機率的事。
但是華夏人之間彼此打全球大戰,總比華夏人和其他土著蠻夷打世界大戰強得多不是,哪怕是打爛了,肉都在鍋裡呢。
李軒的這種心理,體現在大唐帝國的全球策略,也是體現在了藩王的就藩政策上。
不過真正能夠看透李軒內心想法的,還是不錯。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瘋子,而不是瘋子,是很難理解李軒的心態的。
然而雖然無法看出來全部,但是至少一部分還是有人能夠看的出來的,比如說太子李暠!
跟在李軒身邊這麼久了,甚至都已經是開始獨立負責處理部分事務了,李暠隨著時間的積累也是越來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