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的實彈測試很快就開始了,最先開始的乃是一款陸軍的小口徑火炮!
這是一款陸軍那邊準備試著裝備的後裝小炮,口徑不大,只有五十毫米而已,同時為控制重量所以射程也不會太遠,預計有效射程就只有一千米左右。
李軒從望遠鏡裡看著這款小火炮,在近衛軍的炮兵的操作下,進行著裝填、瞄準、然後開炮的一系列操作,最後只聽砰的一聲,炮彈就是被打了出去。
中規中矩的實彈演習,而且李軒翻看了手中的資料說明後,就對這款火炮的前途不看好了。
射程算是足夠了,但是五十毫米的口徑太小,威力嚴重不足,而且重量也不輕,不適合作為中近距離的步兵支援火炮使用,不客氣的說,這玩意實戰價值還沒有現役的兩斤散彈炮好呢,兩斤散彈炮雖然前裝散彈炮,但是人家殺傷力可是大的很,一炮過去能轟到對面一大片!
而且最關鍵的是重量很輕,兩個士兵就能拉著到處跑。
李軒本來想要指點他們搞個迫擊炮啊什麼的,但是看著他們接下來推上來的臼炮,他就很自覺的閉上了嘴巴。
他口中的迫擊炮,其實和陸軍口中的臼炮沒啥區別了,不外乎就是效能而已,而效能這東西和技術息息相關。
接下來推出來的這個臼炮,陸軍說是準備用在攻堅作戰,雖然陸軍說的是什麼胸牆、野戰壕溝之類的,但是李軒一想,這和迫擊炮的戰術定位也差不多嘛。
這臼炮採用的是前裝的方式,金屬定裝彈,口徑因為這是用來攻堅作戰的,所以肯定不小,足足有一百毫米,爆炸威力也是十足,不過射程有些慘淡,也就一千米上下。
再過來,還有一百毫米的野戰炮,這玩意李軒相當期待,而且也是比較重視,因為這款火炮不出意外的話,將會成為未來很多年裡陸軍的主力遠端壓制火炮。
成為眾多獨立炮兵旅、團的主力火炮。
至於火炮的設計什麼的沒啥好說的,如今大唐的後裝火炮,甭管海軍的還是陸軍的其實都一個鳥樣,採用的都是同一套技術標準,比如說清一色的插式炮栓,清一色的鋼炮,就連膛線的加工都一個樣……
唯一的區別,其實就是口徑和倍徑,再就是為了適應不同的作戰需求搞出來不同的炮架了。
這款一百毫米的野戰炮實彈打了幾發後,李軒也是露出了滿意的神色,發射新型榴彈的時候,最大有效射程能夠達到七千五百米,這個資料李軒已經是相當滿意了。
陸軍方面最後登場的,乃是他們還在研發當中,剛搞出來了幾門樣炮的一百二十毫米的榴彈炮。
這玩意為了控制重量,採取的是短管設計,因此其有效射程的話比較一般,只有五千五百米,都還不如七五野戰炮呢。
但是人家威力大啊!
口徑就是正義,一百二十毫米的口徑,爆炸威力可不是七五口徑的火炮能夠相提並論的。
一百二十毫米的榴彈炮看完,陸軍這邊的事就算完了,本來他們還打算把一百五十毫米的重型榴彈炮給拿出來的,可惜樣炮問題多多,為了不再聖天子面前丟臉,所以也就沒敢拿出來進行實彈測試。
接下來登場的自然海軍了。
海軍的現役和即將裝備的新型火炮就多了。
比如說那款三百毫米三十倍的艦炮,這可是有效射程能夠達到十公里的超級怪物。
然後還有兩百五十毫米的火炮、兩百毫米的火炮以及一百五十毫米、一百二十毫米、一百毫米、七十五毫米等不同口徑的艦炮。
並且都是清一色的長身管的加農炮,可不是和陸軍那樣,有野戰炮也有榴彈炮之分。
這些海軍的火炮,體型和重量都是比陸軍火炮明顯大了一圈,而射程也是更遠,精度更高。
如果是發射實心穿甲彈的話,那麼穿甲能力也是剛剛的。
其中最為震撼的自然是三百毫米的巨炮射擊。
看的讓李軒賞心悅目!
三百毫米的巨炮,他親眼看到炮彈落在對面的荒地上,直接砸出了一個大坑!
不是炸的,而是砸的!
而進行最大射程測試的時候,李軒表示根本不知道炮彈飛哪去了,因為這已經是飛出了視線之外。
十公里的有效射程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這幾天的武器展示,算得上是最近大唐國防工業最近十年來的成果了。
主要就是集中線上膛武器的研發和應用上,而這些,又是建立在大唐帝國最近十年來的工業發展成果上。
大唐進行工業化已經是二十多年了,基本上從大唐南下兩廣開始,李軒就是開始扶持工商發展,並重點扶持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