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戰也不是沒有收穫的。
這一戰他們幾乎用零傷亡的代價,殲滅了至少五千名以上的韃靼人!
而這五千韃靼人,雖然是在下馬步戰的時候傷亡的,但是他們可不是什麼韃靼人麾下的那些異族炮灰步炮士兵,而是他們韃靼人的精騎呢。
以往的時候,可是很難消滅這麼大規模的韃靼精騎的。
至於沒能留下剩下的約三萬五千名韃靼騎兵,雖然可惜,不過也沒有大礙。
大唐陸軍在中亞的戰略,從來都不是靠著什麼大規模的決戰,一舉擊潰敵人的主力部隊取勝的,這倒不是說不想,而是人家韃靼人根本不給大唐陸軍這個機會。
韃靼騎兵跟個老鼠一樣,在草原到處亂跑,根本就抓不住。
因此大唐陸軍之前在西域以及現在在中亞的戰略乃是透過修築鐵路,然後大軍壓上去攻城略地,韃靼人要跑就跑,反正也追不上,乾脆就不追了。
只要大唐陸軍一路把鐵路修過去,然後修築城池,一樣可以達到攻佔整個中亞的戰略目的,而且能夠逐步壓縮韃靼人的生存空間。
沒有了中亞這麼大一片草原,對韃靼人來說影響是巨大的。
不僅僅是失去草原無法放牧這麼簡單,而且後續大唐帝國還能直接推進到裡海沿岸。
到時候不用說的,大唐肯定會在裡海東北的岸邊修築城池,並以此城為據點,派出兵鋒到伏爾加河一帶和韃靼人交戰。
如果到時候大唐在伏爾加河一帶修築起來城池並屯兵的話,韃靼人這輩子都別指望能夠越過伏爾加河返回中亞了。
最後這些韃靼人的生存空間只能是侷限在伏爾加河以西地區。
所以,在之前的西域戰爭和現在的中亞戰爭裡,修築鐵路才是核心任務。
至於和韃靼人的交戰,那只是為了保護修築鐵路而已。
第一騎兵軍在這個無名湖泊擊退了韃靼人,並導致韃靼的主力騎兵西撤,所造成的戰略影響將會是巨大的,不僅僅是殲滅了韃靼五千騎兵那麼簡單。
數天後,第一騎兵軍和第二騎兵軍成功匯合。
不用多久,這一戰的相關訊息也是透過中亞鐵路以及西北鐵路陸續傳回金陵。
身在金陵城的李軒是在半個月後才獲知第一騎兵軍此戰的相關訊息的,沒辦法,現在的有線電報雖然發明了出來,並且已經有了試驗線路,但是連上海到金陵城的第一條長途電報線路都還沒有建好呢,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目前中亞那邊的軍報傳遞,依舊只能是依靠鐵路。
看罷戰報後,李軒也沒太大驚訝,不過是一場常規戰鬥而已,而且還是打贏了的戰鬥,類似的戰鬥每年都得打那麼一兩次。
只要不是打了大敗仗,或者是逮住韃靼人的主力並殲滅之,基本上別指望李軒會動容了。
所以也只是吩咐了陸軍那邊,對有功將士該賞的商,該升的升。
聖天子身為帝國皇帝,對這種常規勝利沒有看的太重,不過陸軍內部對此戰卻是熱情高漲。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