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把此戰詳細的戰報送到了所有將官的手中參閱,讓所有的高階將領都知道這一戰是怎麼打的,甚至樞密院裡的參謀部更是對此戰進行了反覆推演,研究每一個細節。
畢竟這是陸軍內部第一次大規模運用前裝線膛炮以及前裝燧發槍的大規模戰役,其參考價值是非常高的。
哪怕只是過度用的前裝線膛武器,後續陸軍肯定會裝備後裝線膛武器的,但是參考價值依舊非常高。
此戰不僅僅是讓陸軍高層更加堅定了裝備線膛武器的決心,而且是加速了步伐。
前裝線膛武器都這麼牛逼了,假如裝備了後裝線膛武器,包括後裝線膛炮和後裝線膛步槍,還不得吊炸天!
陸軍內部,現在對線膛武器是極度的渴望。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陸軍方面咬了咬牙,又是提高了對多種後裝線膛武器的研發經費。
同時也是直接下了更多的已經研發成功,並開始小規模試生產的七五榴炮的訂單。
陸軍最開始的時候,下的訂單不過一百多門的訂單,但是現在,在還沒有拿到哪怕一門七五榴炮的情況下,陸軍直接一口氣追加了五百門的訂單。
追加的龐大訂單讓天津槍炮廠那邊是驚喜交加,雖然都知道未來是線膛武器的時代,這搞出來的七五榴炮定然是少不了訂單的,但是依舊沒想到,陸軍那邊連一門七五榴炮都還沒見到呢,這就追加了五百門的訂單,這算起來的話,總訂單已經是達到了六百多門。
不過驚喜的同時,他們也是有些遺憾,因為他們把主要的精力都是放在了七五榴炮研發生產以及一百毫米加農炮的研發上面,對其他幾個型號的後裝火炮研發不免有些力不從心。
陸軍那邊為了更快的裝備更多的後裝線膛炮,已經是開始扶持另外幾家火炮兵工廠了,其中的中原火炮廠更是成為了他們的直接競爭對手。
中原火炮廠給陸軍方面提交了一款七五野戰炮的設計,在效能上比天津廠的設計作品並沒有太突出,但是生產工藝卻是更加簡單,成本更加低廉。
對武器採購價格非常敏感的陸軍,自然是傾向於選擇了中原火炮廠作為新型七五野戰炮的主要負責廠商。
這種七五野炮,預計也是裝備師屬炮兵團的,用來給師旅級的部隊提供遠端火力壓制。
因此採購量肯定少不了,而採購量一大,對價格也就更加敏感。
畢竟一門少一百元,一百門就是少一萬,一千門就能少十萬。
而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他們的採購量是恆定的,這被某家廠商給搶走了訂單,其他廠商自然也就少了訂單。
為此天津槍炮廠那邊一邊是調戲生產線,爭取早日大規模量產七五榴炮,同時也是儘快開發一百毫米口徑的火炮,不僅僅是野戰炮,還有榴彈炮。
國內的各大火炮廠商,因為後裝線膛炮的技術難關被皇家理工學院的韋慶欣教授解決了後,迅速就是進入了慘烈的競爭。
為了爭奪海軍和陸軍的後裝線膛炮訂單,那是各顯神通。
為了更快的研發出來新型火炮,他們還到處挖人才。
不僅僅是從各大高等院校裡招募畢業的人才,就連其他軍械廠商或者機械公司的技術人才也是挖。
而這些還不是他們爭奪的重點,他們爭奪的重點還是皇家理工學院出身的高階人才。
尤其是今年冬天即將畢業的這一批學生,更是遭到了哄搶!
皇家理工學院以往是嚴進嚴出,不過每年太多人退學,導致畢業人數太少,所以最近幾年也是逐步改革,雖然依舊嚴進嚴出,不過已經是改變了方式。
雖然還有升級開始,不過開始的難度已經是逐年下降,沒有和以前那樣變態了,這樣一來,基本上只要用心學習,天賦不錯的學生基本都能透過升級考試。
至於說不用心學習,天賦不行的學生,不好意思,皇家理工學院裡基本沒這種學生,因為考都考不進來。
至於考進來之後自暴自棄的,自然是依舊無法透過升級考試然後被勸退了。
升級考試難度下降後,皇家理工學院每年的勸退生人數大幅度下降,如此也是導致了畢業人數開始增加。
早些年的時候,一年畢業的人數一般只有十幾二十人,後來逐漸增多,到了今年的畢業生人數已經是達到了兩百人。
這對於皇家理工學院來說,可是一個巨大的改變!
每年畢業的人數多了,但是每年能夠成功留校任教的卻是依舊只有這麼多人,這樣也就導致了會有畢業生流向其他地方,而且一年比一年多。
如今皇家理工學院的嚴進嚴出,嚴進依舊是指報考難度,但是嚴出的話已經是變成了留校任教了。
那些無法或者不願意留校任教的,他們的去路多種多樣,不過大多數還是跑到其他大學裡任教。
現在其他大學裡的教授,其實大部分還是皇家理工學院出身的。
還有部分跑去當官了,也有部分跑去大企業任職,也有自己創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