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這些土地將會成為這個家族永遠的財富,哪怕是後續家道中落,爵位到勳爵後被取消了,但是這些土地依舊是他們的私人財富。
帝國的貴族,那是要政治待遇有政治待遇,要錢有錢!
要不然的話,每年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年輕俊傑試圖報考皇家理工學院或者是陸軍武學堂、海軍海學堂了。
而從政的話,說實話並不是頂級的天才們的首選!
因為文官除非是做到御書房值班大臣這個級別,不然別指望獲封爵位了,而且就算是獲封,也是伯爵以下。
除了開國時期冊封的一批文臣貴族裡擁有伯爵、侯爵、公爵等高階貴族外,後續二十年冊封的少數幾十個文臣貴族,都是子爵以下,很多甚至只是最低階的勳爵而已。
目前帝國全部貴族加起來,已經是有將近三千人了,但是文官貴族的數量只有三百多人,其中一大部分都是開國時期冊封的,後續冊封的也就幾十人而已,就連科學貴族的數量都比文官貴族多。
冊封了何盛忠後,李軒自然也不會忘記其他科研人員的獎勵,爵位是沒有的,不過其他的獎勵也有啊,比如說提升待遇啊,直接給獎金什麼的。
完事了後,在返回的路上,李軒就已經是把國企部的尚書叫了過來,指示他立即開始籌備建立一家電報公司,用以鋪設電報網路。
隨後又是指示,電報乃國之重器,只許官辦,不許民辦,後續的所有電報業務,只能由這家官辦電報公司辦理,其他官方資本或民間資本不得參與、干涉。
電報這玩意,就和古代的驛站體系一樣,乃是軍國利器,自然是不可能放任胡亂發展的。
必須牢牢的掌控在官方手裡。
國企部那邊自然是應下!
當天,國企部內部就是召開了高階會議,尚書、侍郎、各司司長通通參與,為的就是討論如何籌辦這家聖天子親自吩咐下來的電報公司。
籌辦公司的難點不在於技術,反正電報技術皇家理工學院已經是搞出來了,而這麼高階的東西,普通人一時半會的也搞不懂,後續肯定還是需要皇家理工學院那邊繼續提供技術支援的,等多年以後,電磁人才多了,才能夠逐步自行掌控並發展研究。
就和之前的蒸汽機相關技術一樣,一開始也是皇家理工學院研發,並提供技術支援,而國企部下屬的企業以及民資企業真正掌控蒸汽機技術,並進行技術改進、研發的時候,那都已經是好多年以後的事了。
而官辦電報公司所需要的技術,皇家理工學院肯定是會支援的,這一點不用擔心。
資金的話,就更不用擔心了。
國企部別的沒有,就是錢多!
因為國企部代表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整個帝國!
你敢說大唐帝國沒錢?
都不需要專門貸款或者申請財政撥款,國企部內部就可以透過諸多國企部所屬的企業,直接抽調資金進行投資。
多了不敢說,但是幾百萬分分鐘都能拿出來!
哪怕是幾千萬的巨資,只要有這個需求,國企部也能夠拿得出來。
國企部下屬的中大企業多了去,大不了這家投資一點,另外一家投資一點,總能夠湊出來的。
管理人員也有,國企部諸多下屬的企業裡,有著不少能力卓越的大型企業負責人,各行各業的都有,實在不行還可以直接從民間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不是。
國企部管理下屬企業的模式是比較特殊的,事關民生的重點企業,其負責人以及部分高管都是國企部所屬的官員。
比如說帝國發展銀行、三大武器公司,但是一般也只侷限於高層才是官員,而中下層也是普通人。
還有一部分重要性不太大的非國防、民生行業,比如說江南紡織公司,國企部擁有該企業百分之七十多的股份,這家企業從規模上來說,已經是帝國第一紡織企業,在帝國本土有僱員超過五萬人,而在國外也有不少辦事處和員工。
但是這麼龐大的紡織企業,其管理層裡除了財務總監是國企部派遣的官員外,其他的清一色的都是職業經理人。
對於這些企業,國企部以投資人的身份,透過董事會進行掌控,一般不會直接干涉其經營。
不然的話,都要派人直接管理,國企部也沒那麼多官員。
國企部的行動是快速的,當天接到指示後,當天召開會議,很快就是確定了下來,成立大唐電報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帝國所有電報業務。
電報公司雖然成立了,但是目前除了一個名字外,其他的什麼都沒有,連管理層目前都還沒有。
國企部高層對新電報公司的管理層人員,也是猶豫不決!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