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量大了,自然也就有議價空間,呂振江甚至還和其中一家廠商簽訂了北海代理協議呢。
初步的成功讓呂振江大為振奮,帶著代理協議又是跑回了北海。
三個月下來,呂振江跑遍了北海省,幾乎每一家新開或者還在籌建中的工廠,他都是跑過去推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大多都是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偶爾也會有成功的,尤其是當他做成功的單子越來越多,拿貨價格越來越低,給予當地的廠商價格也越來越低的時候。
呂振江發現,逐漸的都有廠商主動找上門來談合作了。
雖然說都是小廠商,都是小單子,但是呂振江卻是不嫌棄。
如果是大單子的話,都還輪不到他這個小貿易商呢。
積少成多這也是做生意的一個途經。
而更重要的是,他呂振江的華萊貿易公司的名頭已經是在北海,至少是在大阪打起來了,當地的很多商人都知道。
可以從華萊貿易公司這邊採購到便宜好用的貨物,而且大小來者不拒,很多議價能力比較低的廠商,都是主動跑過去華萊貿易公司尋求合作,讓他們代理採購。
這裡頭也就有了宋丸子夫婦新開的繅絲廠。
宋丸子夫婦財力有限,這在大阪新開的繅絲廠自然也是規模不大,這樣的小廠子在採購各種裝置或者耗材的時候,和大廠商之間的議價能力是非常差的。
沒辦法,拿貨量少,自然也就別指望著別人大廠商給你多低的價格。
為此,他們聽聞了華萊貿易公司後,就是找上門去,準備採購部分配套裝置,這些裝置自然不可能是那些主要的機械裝置,那些裝置都是好幾萬好幾萬一套的,都是直接從肇慶機械公司的代理商裡直接下訂單的。
他們採購的是一批小裝置,數量也不大,訂單金額也就只有萬元左右,偏偏要求還不低。
不過這種單子對於大貿易公司而言只是小單子,但是對於華萊貿易公司而言就是大單子了。
碰巧,其他的幾家繅絲廠得知這個事後,也是找上門來想要聯合下單。
原因很簡單,自然是為了聯合起來獲得更低的採購家。
而呂振江接到了意向後,立即派人回上海,然後尋找能夠供應相關產品的廠商,但是奈何大廠商的東西是好,但是價格貴,呂振江給的價格低,他們根本不接單子。
但是大廠商不做,中小廠商卻是會做的。
不過隨後上海那邊回信說,供貨商那邊想要和呂振江談一談代理合作,而且還不是小裝置配件的代理合作,而是大型裝置的代理。
得知這個訊息後,呂振江那裡還會停留,當天就是買了船票跑回了上海。
上海商貿區,沿江二路的一棟五層辦公樓裡,小小的一棟辦公樓擁擠著二十多家各種公司、辦事處。
呂振江的華萊貿易公司的總部就是在這裡,租了大約五十平方米的地方充當辦公室,裡面擁擠著二十多名員工辦公。
實際上,華萊貿易公司還是上個月剛搬過來的,之前還只是在南城區裡的一棟普通樓房裡,不過隨著業務擴充套件,就是把公司搬到了沿江二路。
不是直接靠著黃浦江的沿江路,而是後一排的沿江二路。
沿江路的辦公樓,他可租不起。
那裡甚至都沒多少小辦公室租住,基本都是大面積,整層甚至整棟辦公樓出租的,那裡都是帝國的大型企業的總部或者辦事處。
他小小一個華萊貿易公司可租不起那樣的辦公樓。
不過能夠把公司搬到這裡來,也算是足以證明最近半年他的這個華萊貿易公司蒸蒸日上了。
單子雖然都不大,操作起來也瑣碎,但是積少成多,而且呂振江也算是在大阪那邊開啟了名義,很多中小廠商都會找到他合作。
所以毛利潤還是有的,只不過開支大,最後落到他呂振江個人口袋的錢沒多少而已。
回到了公司總部,他當天下午就是見到了想要見自己的供貨商。
來人是一個穿著職業裝的中年男子:“鄙人乃漢陽聯江機械的外務經理邊全!”
說著,他正是遞上了自己的名刺。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