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搞出來的這個重合分封制,一方面是想要封賞功臣,把更多的人綁在大唐擴張這架戰車上,以便獲得帝國上層的支援。
但是另外一方面卻又是限制著這些貴族們的許可權。
以未來的扶桑列島為例子,未來齊王極有可能就藩扶桑列島,同時也許會有某個國公被分封到九州島,然後九州島下的長崎地區,又有被封給某個伯爵或者子爵之類的,然後長崎下面的某個鎮,又可能被封給某個男爵。
比如某個國公被賜封九州島,然後某個子爵被賜封長崎縣,某個男爵被賜封長崎縣下面的一個鎮。
上述的男爵、伯爵、國公、齊王的封地,是重合到一起的,他們將會一起分享最高不超過百分之一的封地俸祿。
同時上述的各個貴族他們能夠從這百分之一里頭能夠拿多少,全憑皇帝一言而決之。
如果皇帝有了壞心思,直接把九州國公的封地俸祿定位百分之零點九九的話,那麼包括齊王在內,所有在九州地區能夠領取封地俸祿的貴族,也就只能分享剩下的百分之零點零一了……
這樣的限制,是為了把皇帝儘可能的掌握更多的許可權,確保中央權威,也是為了防止封地俸祿過高,財政負擔大。
這種重合分封制下,一片土地上,甭管是有多少貴族,一個還是一百個乃至更多,但是這片土地上所能夠提供給貴族的封地俸祿,最多就是百分之一了!
李軒在考慮給宗室以及貴族們進行實封,讓他們領取封地俸祿的時候,也是處於多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實現自己當年的承諾,給臣子們進行實封。
但是為了減輕中央財政負擔,同時又是為了防止貴族在地方上尾大不掉,所以才是搞出來了這個重合分封制,並且限死了最高百分之一的比例。
這個最高百分之一的比例,是上限,但是下限是沒有的,具體多少,只要是百分之一下,看皇帝的心情,心情好就多一些,心情不好,給你一個百分之零點好多個零後面再加上一,那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下限沒有限制,上限卻是有限制!
如果沒有百分之一的最高限制,也沒有重合分封制的話,那麼以後鬼知道貴族會佔據佔據多少海外領地的財政收入,說不定能全佔了。
如今的最高百分之一就已經是比較高的比例了,再高就不好高了。
你別看這個比例非常小,但是如果把基數放大後,那就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了。
比如說,以後的扶桑列島,如果稅收能夠達到千萬元,按照百分之一的比例,這可就是十萬了。
以後經濟發展的更好了,全部稅收達到了億元,那麼這個封地俸祿可就達到百萬之巨了。
當然了,重合分封制,雖然已經是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規,不過卻還是沒有真正的實行過,因為到目前為止,李軒也只是對齊王、趙王兩人封地而已,其他皇子暫時還沒有,而功臣們,同樣也是還沒有。
不過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等太久的了,因為隨著時間的過去,再加上帝國先後征服了東北以及草原草原的大片地方,而且在南洋也是佔據了不少地方。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那就是早期的一批開國功臣已經是逐漸老去了,他們等著李軒實封的承諾已經是等的太久了,如果還拖著不封的話,估計的很多開國功臣貴族死了都沒能看見自己的封地在那呢。
在這種的大環境下,李軒在聽取了美洲艦隊順利起航的訊息後,就是走在了掛在牆上的大幅地圖上,他在考慮該怎麼把已經是上千人的貴族給分封出去。
雖然這種實封,只是讓這些貴族們擁有封地上的封地俸祿以及部分田產什麼的,而沒有任何的行政管理權力,同樣的也沒有和親王、郡王那樣能夠組建貴族衛隊的權力。
但是這麼大的貴族群體分封出去,還是需要慎重的!
畢竟李軒在分封貴族的時候,所給予的也不僅僅是封地俸祿,這也只是貴族福利的一部分而已,此外還會有大量的土地被直接賜給他們。
這些土地,將會作為他們的私產!
注意,這些土地並不是封地,而是私產,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由於要賜封大量的土地,所以一些人煙密集,可開發土地本來就比較少的地方就不適合了,因為李軒就算是要分封賜地,也是不可能把帝國子民的土地剝奪之後,封給那些貴族們的,甚至是直接拿異族的土地賜給他們也得詳細考慮。
得考慮當地貴族擁有的土地以及平民們擁有土地的一個平衡性,前者擁有的土地如果數量太多,那麼可就不太好了,影響當地發展以及民生。
李軒可不願意看見帝國子民們給那些貴族做牛做馬的,一生都是被束縛在貴族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