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天子李軒今年雖然已經三十八歲了,但是身體卻是健康的很,常年注重鍛鍊以及營養均衡的李軒,縱然是經常寵幸後宮的嬪妃,但是身體卻是一直都是比較良好,嗯,就是生育能力不咋地。
如果是普通人和李軒這樣,頻繁和嬪妃進行互動,而且整個後宮擁有兩百多名嬪妃的話,這耕耘二十幾年下來,估計子女早就大幾十個甚至上百了,但是李軒這麼努力的耕耘,如今一共也不過八個兒子,過去兩年裡,只有一個皇子出生,也就是皇九子,但是皇八子在去年的時候因風寒夭折。
皇女一共也不過十二位,其中又有兩女先後夭折。
哪怕是皇室帝王家,也是無法避免疾病的侵襲,這些年因為難產而死的嬪妃以及皇子皇女其實還有好幾個,只是因為沒有存活所以沒有進行排序而已,這有排序的都是滿月之後的皇子皇女。
這麼算下來,如今的李軒有皇子八人,皇女十人。
至於其中還有多少能成大成年,這也是一個未知數。
甚至連太子李暠能不能熬到成年,這也是個未知數,哪怕是成年了,以後能不能熬過李軒,也是一個未知數。
因為太子李暠的身體雖然說不上體弱多病,但是也就是普通人的體質,算不上多麼的健壯,估計是受到了他母后董皇后的影響,這小時後就是比較瘦弱,後來逐漸長大了雖然有所改善,不過也算不上多好。
這樣的人,就算保養得好,但是能活多久,那可就是值得畫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等到那個時候,太子如果死在了李軒的前頭,到時候不管太子是否有留下繼承人,但是恐怕帝國都會陷入動盪之中。
前明的朱棣奪位,那可是誰都知道的例子呢。
退一步來說,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李軒應該是把諸多皇子當豬養的,再不濟也不能給這些皇子實封的,但是偏偏李軒選擇了給自己皇子部分實封的權力,准許他們組建一定數量的王府衛隊,而且還有在封地分稅的權力。
這也就是給了諸多皇子們一個念頭,那就是以後一旦有變,自己有希望入主帝都,成為帝國新的皇帝。
聖天子李軒的想法,其實也沒有外頭的人猜測的那麼複雜,他的想法其實挺簡單的。
以後就算是有皇子造反,但也是遠在海外,頂天了就是海外的領地獨立自成一國,但是要說反攻帝國本土,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帝國海軍以及帝國陸軍足以打消任何藩王渡海進攻本土的念頭!
至於帝國海軍和帝國陸軍都是選擇了背叛太子以及他的繼承人,那還有什麼好說的,說明這個太子和他的繼承人不合格,李軒又不是非得要讓太子繼承寶座,到時候直接把藩王引入帝都,成為第二個朱棣李軒也是不介意的。
說白了,李軒的這種措施,看上去像是立嫡,但又是給其他皇子一定的希望,到最後,實際上最有能力的皇子才能夠笑到最後。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場間接的立賢。
至於一百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以後是否反叛獨立之類的,李軒就更不關心了,還是那句話,大不了獨立,反正到時候不管是美洲還是澳洲,上面生活的都是帝國子民,皇室也都是他李軒的子孫,獨立就獨立唄。
興許以後這個地球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他的子孫後代相互之間打仗呢。
那種場面,也是有極大可能性出現的,而李軒並不反感這種場面的出現。
李軒的心態,其實頗有老子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的無賴心態!
他頂多頂多就是在干涉一下自己死後的第二代皇帝的選擇以及相關的政策,但是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的時候,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他才懶得管呢。
他要建立的是統一全球的龐大帝國,但是李軒可是從來沒有追求過一個千年帝國!
哪怕他死了以後,統一全球的帝國立馬就分離崩裂了,其實他也是不怎麼在乎的。
李軒的這種態度,也是給李欻留下了念想,並且從現在開始就是做準備了。
他費了不少心思招募王府的屬官,同時也是在朝野中經營自己的正面形象,什麼形象,是一種不好不壞,不引人注意,但是又不讓人遺忘的角色。
引人注意死的快,被人遺忘代表邊緣化,只有在中間,不太引人注意,又不邊緣化才是最佳的站位。
李欻最近兩年的所做作為都是這種想法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