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個時間頂多也就是那麼幾分鐘而已,但這卻是自己的一個機會。
如果等到韃靼人全部抵達休整完畢,那麼就沒有這種機會了。
初步判斷了形勢後,玩了十幾年騎兵的康長寧立即下令道:“命令第一騎兵師和第五騎兵師立即出擊,殺一殺敵騎的氣焰,注意,一擊即走,不要陷入纏鬥!”
康長寧打算在敵人的騎兵主力抵達並休整完成之前,先把敵人的前鋒騎兵打掉,哪怕是無法給他們的騎兵造成多少傷亡,也要把他們『逼』退,從而造成他們的混『亂』,讓他們無法順利的完成休整。
隨著康長寧的話音落下後,他身後的兩個旗語手立即就是揮動了手中的旗幟,透過旗語向前方的第一騎兵師以及第五騎兵師傳遞命令。
於此同時,他身邊的兩個傳令兵也是立即催動胯下的快馬,然後想著第一騎兵師以及第五騎兵師狂奔而去。
這些傳令兵胯下的戰馬,比大部分的騎兵坐騎都要更高,清一『色』的中亞馬,肩高普遍達到了一米四八,這種肩高,放在中亞馬裡都是屬於最頂尖的了。
和康長寧的坐騎基本上是屬於同一個級別。
沒辦法,為了傳遞命令,大唐陸軍裡的傳令兵就是裝備了最好的馬匹,基本上清一『色』的中亞馬,而騎兵部隊裡的傳令兵,更是最頂級的中亞馬。
頂級的中亞馬,在大唐陸軍裡目前只給重騎兵以及高階將領和傳令兵配屬。
因此通常情況下,在大部分的部隊裡,傳令兵所乘騎的馬匹都是要比騎兵部隊的要好,第一槍騎兵團除外,他們的主力坐騎都是清一『色』的最頂級的中亞馬或者是阿拉伯馬。
傳令兵乘騎著高大的中亞馬一路狂奔,於此同時,第一騎兵師和第五騎兵師那邊,也是開始準備行動了。
大唐陸軍的命令傳遞系統,乃是旗語和傳令兵傳遞相配合,為了避免出現命令傳遞的差錯,每一道命令都必須有兩個旗語手發出旗語,旗語一致才能執行。
同時,在戰場上,傳令兵也會乘騎快馬前往傳遞命令,這是加的一道保險,如果旗語傳遞失誤,傳令兵的親自傳達就能夠及時的避免失誤,避免更大的損失。
當然了,戰場上瞬息萬千,有時候也不可能等待傳令兵抵達,因此大部分時候,作戰行動都是直接透過旗語命令傳遞,部隊接到旗語命令。
傳令兵的親自傳遞,只是加一層保險而已。
所以,第一騎兵師和第五騎兵師接到旗語命令後,就已經是開始行動了!
第一騎兵師的騎士們開始在軍官的命令下,分成了前後好幾波,基本上以標準騎兵團為單位,形成了多個龐大的騎兵方陣。
其中一個騎兵方陣最前方,為首的一個上校得到了命令後,他就是直接翻身上馬,然後朗聲道:“上馬!”
頓時,他身後的騎兵們齊齊上馬,整整齊齊的跨坐在馬鞍之上!
“慢步前進!”
隨著他的命令持續下達,他身後的副官則是大聲重複著他的命令:“慢步前進!”
話音落下,身後穿的軍服和普通騎兵不太一樣的傳令兵吹響了手中的號角,號角的比較平緩,這是代表著慢步前進的命令,後方各步兵隊的軍官們,也是各自大喊著慢步前進的口號!
頓時,這八百多騎兵,就是開始緩步前進,這八百騎兵也是前後分成了足足四波,而每一波都是一個騎兵隊,每個隊的兵力,軍官和普通騎兵乃至輔助騎兵,傳令兵什麼的加在一起,大約兩百騎。
每個騎兵隊的前後距離大約間隔了二十多米,這個間隔裡,後一波騎兵的指揮官就在最前方,指揮官的旁邊就是連線前後波次的傳令兵,這些傳令兵往往穿著比較特殊的軍服,手持號角,準備隨時根據前方的命令吹響號角。
而騎兵們的步伐,則是根據號角的節奏頻率來定。
當連續的急促號角聲響起的時候,就是衝鋒的時候!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