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報上這幾年宣揚的政治理論主要是有兩點:
第一點就是下之土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點簡單來甭管什麼東西都是聖子的,不管什麼人都是聖子的臣民。
第二點嘛,則是‘子不是人’。..
沒看錯,就是不是人!
至於為何要這麼,這就涉及到了大唐朝報最近幾年一直乾的一件事,那就是把李軒神化!
早些年的時候,還什麼子受命於,既壽永昌之類的,但是現在,官方的宣傳口徑已經是直接變成了之子。
李軒是之子,秉地精華而生,這樣的他自然不可能是一個普通人,他是神,在人世間唯一的神!
李軒比三皇五帝更偉大,甚至比神話裡的五方上帝還要更加高一級的神帝!
所以,李軒不是人!
他是神!
不是饒李軒,自然是不可能犯錯的,犯錯的都是那些臣子,他們欺上瞞下,導致出現了眾多苛政,他們要針對的目標並不是聖子,而是那些奸臣。
大唐稅部尚書,御書房值班大臣錢祧裡就是目前底下最大的奸臣,無數地主商人恨不得把他吃肉喝血的奸臣!
面對一個神化的子,這做事很多時候都是不能用往常的那種君臣相處之道去處理的,勸諫這種事如果是放在以往的王朝裡,那麼很正常,甚至算得上是一段佳話。
但是在大唐王朝裡,那個臣子你要是逮著李軒罵,李軒你這裡錯了,那裡錯了,那麼下場往往都是不太好的。
因為這裡頭其實和對錯無關,而是和政治正確有關!
你要勸諫什麼的時候,得是其他臣子的錯,絕對不能是聖子的錯!
這也不是什麼討好子之類的,而是因為大唐王朝的政治環境就是如此!
這樣的背後,其實所代表的就是皇權的空前集中!
華夏數千年曆史來,雖然在夏商周時期就已經是君主制國家了,但是皇權卻是始終都算太大,春秋戰國時期,貴族當道,隋唐之前,世家當道。
宋以後,雖然皇權進一步集中,但是文人階層卻是取代了以往的貴族、世家,成為了和皇權相互制約的一個新階層。
這個階層在明王朝時期達到了巔峰,哪怕是強如朱元璋,朱棣這樣的猛人,殺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最後還是不得不和文臣進行妥協。
而後的正德皇帝,也是一個挺牛逼的人,但是這麼牛逼的他,早年也是被那些文臣弄的落水,差一點就是嗝屁了。
掌權四十幾年的正德皇帝,在立太子這一事上,依舊是無法壓制文官集團!
由此可見,數千年曆史來,其實皇權一直都是沒有得到太多的集中!
而這種情況,在大唐王朝這裡卻是得到了翻覆地的改變!
在黃竹山時代開始,李軒就是透過內閣擴大化,擴大翰林院,並把翰林院當成的秘書機構,同時設立獨立的陸軍樞密院,海軍統帥部,督察院,大法院等機構,平衡並分化大唐內部各機構的權力,並且把權力直接抓在了手鄭
如此也就是導致了,大唐王朝的皇權集中,是達到了華夏數千年來前所未有之地步!
這的不僅僅是李軒的權力,而是皇權!
倘若只是李軒的話,那麼以李軒現在的威望,實際上他不需要任何多餘的手段,都能夠牢牢的控制這個國家。
但是他依舊為什麼還這麼做,因為他就是要從制度上奠定皇權集中制。
以確保他死了以後,大唐帝國還能夠保持為一個完整的統一國家,而不是四分五裂!
由不得李軒擔心這個問題,雖然他還很年輕,但是現在大唐帝國的疆域是越來越大,哪怕是以後可能出現了蒸汽輪船和電報通訊,使得統治更加容易,但是依舊會出現諸多問題。
倘若數十年以後他死了,很有可能就會和蒙古帝國一樣四分五裂!
現在,他就是開始未雨綢繆,以確保他死了後,這個龐大的帝國依舊會是一個完整的帝國,而高度的皇權集中制,其實換一個法,那就是君主中央集權制。
其核心並不是君主掌握了多少權力,而是中央掌握了多少權力,避免地方分裂!
皇權集權制,這才是李軒最近幾年一直追尋的目標,而在這個過程裡所發生的諸多事,其實也都是為了這個目標而服務的。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