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唐陸軍徵兵的條件可不低,是需要從大量的人口當中挑選兵員的,而直隸四道人口眾多,這能夠挑選出來的兵源自然也就不少。
實際上,目前直隸四道地區,已經是為帝國提供了至少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兵源!
如此重要的兵源徵召地區,內閣的陸軍部自然是在這裡設立了相當密集的徵召地點,同時陸軍也是在這裡設定了眾多的新兵訓練營。
這些新兵完成訓練後,成績相對比較好的那一批,將會被送往各大步兵師服役,而相當差的一批,則是分配到各預備師。
因此不管從那個方面來,直隸四道對於帝國的重要性都是毋容置疑的,這也是為什麼帝國在簇駐紮重兵的緣故。
整個陸軍的一線野戰兵力和預備師,這兩種正規軍加起來,總兵力就是達到了將近大約七十萬人,一線野戰部隊和預備師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一。
而這個總兵力數字其實是相當恐怖的。
因為上述的兵力,甭管是一線野戰部隊還是預備師,他們實際上都是脫產軍隊!
哪怕是軍方已經是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軍隊屯墾,自力更生,但是軍費的壓力依舊相當沉重。
搞的軍方的很多計劃都是沒能施展開來,很多部隊裡用了多年的老舊鐵鑄五斤火炮,身管壽命都已經是到了,但是都沒有錢換裝。
因為軍方的大頭開支都是用來發放將士們的薪水了,少部分則是用來換裝燧發槍以及裝備榴彈,其他的陸軍方面也是顧不上了。
陸軍日子過的苦,海軍那邊卻是瀟灑的很,宣平七年的艦隊擴張方案差不多了,他們在宣平十年立馬就是提出了新一輪的艦隊擴張方案。
李軒微服私訪回來不久,所看到的這份艦隊擴張方案就是微微皺眉。
海軍要持續擴張,這是李軒認定的事,但是他所支援的擴張,卻不是盲目的一股腦去造艦啊,渾然不管其他方面。
什麼今年開始,每年要同時開工十艘以上的戰列艦,二十艘以上的巡洋艦,三十艘護衛艦,五年內打造出來一支總數超過三百艘主力艦的戰列艦的龐大艦隊來!
開什麼玩笑呢。
先不提造出來要花多少錢,有沒有這麼多船臺可以同時開工,就算造出來了,你們海軍找得到這麼多軍官指揮,找得到這麼多水手駕駛嗎?
而且這方案一開始寫的標題還是‘海軍補充方案折’李軒剛看標題的時候,還以為海軍只是打鬧,搞幾艘主力艦什麼的補充一些陣容呢,但是沒有想到這海軍的人是掛羊頭賣狗肉。
新造三百艘主力艦,這叫補充?
你們海軍現在一共也沒幾十艘主力艦好不好!
如果摺子的標題是什麼三百艘主力艦之類的詞彙,他估計都不會浪費時間去看,直接就打回了!
現在也是,他只是略微瞄了一眼,都是懶得寫什麼批示,直接就是仍會給了雷萬海軍上將:“拿回去改好了再送上來!”
李軒的反應自然是在雷萬海軍上將的預料之內,他身為海軍僅有的兩名上將之一,御書房值班大臣,在御前辦事多年,自然是早知道聖子會是什麼反應的。
但是不同意沒關係啊,這不獅子大開口,怎麼可能會有肉吃!
正所謂是漫開價,落地還錢!
我們海軍要三百艘主力艦,陛下你可以直接打個對摺嘛,一百五十艘我們海軍也是可以接受的,實在不行,一百艘,五十艘那也是可以的嘛。
實在不行,你批個三十艘,我們海軍也是很樂意的嘛!
嗯,沒錯,海軍一票將領們心裡底線是三十艘主力艦,大體上有個五六艘戰列艦,十艘左右的巡洋艦,再來十來艘護衛艦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做計劃不能這麼老實啊,下面做計劃的人問雷萬海軍上將要多少數字,雷萬一開始兩百艘,但是剛話,就是改口了,三百艘。
現在計劃被打回來了,不要緊,在做一份,下一次寫個一百五十艘什麼的,再被打回,然後就是一百艘,五十,最後是三十。
整個過程那都是有套路的,看似和子討價還價,但實際上還是為了博同情,因為海軍的確是有著自身的計劃的,所以到了最後海軍會堅持底線,要死三十艘主力艦不鬆口。
之前的討價還價過程,實際上就是和聖子一個緩衝,這要是傻乎乎的三十艘,聖子直接給否決了,那麼麻煩可就大了。
現在雷萬要做的就是,回去修改一二,再拿出一些新的東西把新計劃再送上來,如此反覆幾次後,等聖子被吵鬧著煩了,來一句算了準了,滾一邊去,別在嘰嘰歪歪的叫了,他們海軍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
對於海軍的這種套路,李軒其實也是看在眼裡,有時候他也是挺無奈的,臣子喜歡這麼幹的理由他也知道,無非就是害怕一開始把數字的太死,到最後搞得雙方下不來臺階。
到時候要麼是聖子低頭,要麼是海軍低頭!
而要聖子低頭,那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是不可能的,聖子要是低頭認錯了,整個下都得完蛋,因為那樣,幾乎是等於大唐帝國的政治理論基礎就完蛋了,是個人都能夠拿起刀槍自己是選之子起來造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個三兩頭下罪己詔的皇帝,是不可能維持神聖性的,更不符合大唐帝國的理論基礎。
在大唐帝國,可沒有什麼子與士大夫共治下之類的話,這是嚴重的政治不正確,是會被翰統鷹犬給盯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