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眾多招募的孤兒們,在經過了去年的前期或長或短的簡單培訓後,今年將會正式入讀各地幼軍營的一年級,而眾多六年級學生,則是今年正式畢業,他們有的將會進入皇家理工學院,有的會進入御學堂,有的會從政。
起來,他們和普通人比有個好處,那就是不用經過武學堂的入學考試就能夠從軍,要知道御學堂的每一個學生,基本都是現役軍官。
而從政的話也不用參加科舉,直接就能夠從政,當然了,他們的品級一般都比較低,大部分都是八品以下。
但是即便如此,這些熔國的科學、軍事、政治裡依舊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是帶來了極大的一影響力。
尤其是科學這一項上,幼軍營出身的學生,基本上佔據了皇家理工學院數百名師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沒辦法,因為這個世界上,目前只有幼軍營這邊有著完善的,相當於後世一到六年級的教育,而其他地方雖然名義上有什麼學、中學、預科甚至大學了,但是實話,即便是國子監和金陵大學的理科水平,其實也還比不上幼軍營的六年制教育。
甚至在軍事上也是如此,人家幼軍營軍事班的學生,從就開始學習軍事,從到大都是學習怎麼打仗,這到了御學堂後,又經過三年的完整學習,這從到大,人家就專門學習怎麼打仗,和其他半路出家,都快二十歲了才跑去報考武學堂,最後進入軍界的軍官們完全不同!
怎麼不一樣呢?
普通軍官,他除了軍饒身份外,他以前估計還是個讀書人,然後對於其他的生活技能啊什麼的多少都知道一些,甚至有可能很精通。
但是幼軍營出身的軍官!
他們除了打仗什麼都不會!
幼軍營的特殊教育制度,造就了特殊的幼軍營學生群體,然後對幾乎整個大唐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也是李軒一直以來所希望看到的。
如果沒有幼軍營的學生,就沒有皇家理工學院,那麼就沒有各種各樣的發明,李軒記憶裡的眾多東西就不可能在這個時代複製出來,軍隊也是得不到榴彈炮,燧發槍,蒸汽機什麼的更是沒影的事。
不過幼軍營學生早些年,主要是集中在科學研究領域,其他人,尤其是朝堂上的其他官員們對他們沒什麼感覺,但是最近兩年,幼軍營的學生們開始進入軍政兩屆後,卻是逐步引起了其他官員們的注意。
政界裡都還好,文官實在太多,而且幼軍營裡的學生加起來也就那麼幾百個,大多還是低階官員,影響不算大。
但是在軍界,幼軍營學生的影響力卻是越來越大了!
這從近衛軍的情況就可以看的出來,目前幼軍營的學生在御學堂畢業後,大多數都是會進入近衛軍服役,少部分才是進入陸軍服役,而海軍那邊,則是隻有少數幼軍營的學生。
這樣也就導致了近衛軍裡的軍官,幼軍營出身的越來越多,然後暫居了大部分的職務。
從近衛軍的參謀長、副參謀長之類的高階職務,再各團團長、副團長、參謀、營長、隊長這些中高階職務,幼軍營的學生已經是佔據了半數還多!
這可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
近衛軍這邊是這樣,同時近衛軍的規模,職位有限,所以現在也是開始有部分的幼軍營出身的軍官進入陸軍和海軍服役,而這,引起了不少軍官們的忌憚。
這倒不是怕他們結合起來造成什麼叛亂風險之類的,而是因為這些人威脅到了他們的位置。
這些幼軍營出身的軍官,從到大學的就是打仗,除了打仗他們別的也不會,雖然軍事是需要分的,但是學了這麼多年出來,哪怕是按部就班的指揮打仗,那幹起來都不會太差。
更關鍵的是,這些人還年輕,大唐陸軍和海軍的軍官年齡本來就夠年輕的了,很多都是二十多三十多,超過四十的並不多。
但是這些幼軍營的學生們,現在大的也就二十出頭,的甚至只有十五六歲而已!
然而更重要的是……
這些幼軍營出身的軍官們,幾乎清一色的校官!
沒錯,但凡是幼軍營出身的軍官,進入現役後,通通都是少校起步!
為啥,因為他們都是先進入御學堂,然後從御學堂畢業後進入現役,而御學堂的學生畢業後都會被授予少校軍銜。
設想一下,一群特殊群體出身,而且還很年輕,人數還不算少的校官,當他們成長起來後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針對這個情況,雷萬中將首先上摺子,談及幼軍營軍官問題,而後就連一向來都不敢參與其他事務,害怕功高震主,引來殺身之禍的郝柏年都是專門寫了一封摺子給李軒,同樣是道了幼軍營軍官這個問題。
兩位軍方大佬冒著政治風險,上摺子,雖然都是密摺,沒有公開,但是這也是明事情的嚴重性。
一時間,就連李軒自己,都是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幼軍營政策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