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人共同乘坐了一輛馬車,王杉西的幾個下屬和孫大饒隨員,以及軍情司那邊來接的人則是乘坐另外幾輛馬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些不同的是,他們兩個人乘坐的馬車是高檔的四輪馬車,而其他人乘坐的就是普通的大型四輪馬車了,乘坐的舒適性自然是有些差距的。
王杉西坐在馬車上,幾乎感受不到路途的顛簸,然後不由得感嘆:“這馬車倒是奇怪,一點都不顛簸啊!”
他常年在外,三年前就已經是被派往海外任職了,雖然每年都會回來幾次,但是對於國內的一些變化還是知道的不多。
此時孫大壤:“哦,這可是多虧憐簧呢,以前的馬車可沒這麼舒服!”
彈簧?這個詞彙王杉西知道,畢竟他好歹是陸軍少校,自然是知道彈簧這東西的,他們出海的時候,遇上土著了,用的可就是燧發槍作戰呢,而燧發槍裡就有彈簧。
不過用憐簧的馬車,他倒是第一次乘坐!
孫大人此時也是繼續道:“你看我們坐的這馬車,裝憐簧進行減震後,舒服多了,現在各個衙門基本上已經是大規模採用新式馬車作為公務用車了,都沒人用轎子了!”
大唐王朝的官員們,以前也是用轎子的,不過李軒對於轎子這種東西談不上喜歡,因為這玩意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對道路、工業發展乃至畜牧業都沒有促進的作用。
對於一心想要打造工業時代的李軒而言,這種廉價好用的東西,是沒有價值的,他需要的是馬車,這樣才能夠刺激道路的修建、畜牧業的發展、對馬車的持續改進,最終將會演變為內燃車。
至於轎子這破玩意,有多遠滾多遠!
所以李軒是帶頭不再使用什麼三十六抬的轎子,而是使用馬車出行!
聖子都不坐轎子了,那些官員們還敢坐?難不成你覺得比聖子更牛逼?
於是乎,逐漸的,大唐的官場裡,官員們也是很少乘坐轎子了,武將們騎馬出行,部分文官為了方便,也是會騎馬出行,當然了,更多的還是使用馬車。
而官方,一般也會配屬公務用的馬車,但是不配屬轎子和轎伕!
官員們使用馬車,那些士紳們自然也是有樣學樣!
最近幾年的社會風氣,已經是變成了,一個體面計程車紳出行,要麼乘坐馬車,要麼直接騎馬,乘坐轎子出行?那就太落伍了,會被人恥笑為土包子的。
可惜的是,大唐的馬匹太少,哪怕是用來拉車的馬匹要求不高,但是馬匹總量少啊,很難滿足需求,所以如今你就經常能夠看見拉著車的並不是馬,而是各種騾子、驢子什麼的。
不過如今,由於市場上對馬匹的需求量很高,馬匹的價格也是逐步上漲,導致農民們養馬的熱情也是非常高。
北方的民眾們,有條件的直接養蒙古馬,有門路的直接從軍方的馬場裡找到中亞馬進行養殖,而南方的民眾們,則是開始大規模的養西南馬。
雖然西南馬不太適合作為乘騎馬匹,但是作為一種役用馬還是勉強可以用的,尤其是在南方多山的這種地形裡,用起來好用的很。
對於民間自發大規模養馬的行為,李軒自然是頗為安慰的,馬匹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無比重要,尤其是對於一個農耕國家而言,保持一定量的馬匹數量更加重要。
和平時期,軍方的馬匹從軍方自用的馬場裡自給自足,偶爾對外採購一批,但是等到戰爭爆發的時候,對馬匹的需求量會急劇增加,到時候民間的這些馬匹都是可以徵召起來,作為軍用馬匹使用的。
以目前大唐王朝的體量來看,最少也需要保有百萬匹以上的馬匹,如果有更多,那就更好了。
現在嘛,距離這個目標還有些遙遠,但是李軒相信,在保持民間養馬、軍方自行培育馬匹兩步走的前提下,未來是能夠達到這種程度的。
恩,等以後拿下北方草原就更加容易達到這個目標了。
乘坐著舒適的公務四輪馬車,王杉西一路進城,然後入住了軍情司內部的一家客棧,他將在這裡一邊休息一邊等待著聖子的召見。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