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王杉西以為要等待很多,才能夠得到聖子的召見,畢竟他也知道聖子國事繁忙,每都要處理眾多事務,接見眾多臣子的。
你問他也沒見過聖子,怎麼就知道聖子這麼忙的?
有大唐朝報啊!
每一期大唐王朝上,除了報道重大事項外,有很大一部分內容,就是在聖子很忙,嗯,順帶著,也會提一提那些大臣們也很忙。
基本上都是這麼一個流程,聖子某某日,前往某地視察,同一裡,聖子又是接見了某某,召開了什麼會議之類的。
總之在大唐朝報裡,你所看到的是一個從早到晚都是忙於國事的聖子!
每當看到這些朝報上的文章,你就會忍不住感嘆:原來當皇帝這麼忙啊,真是辛苦聖子了!
而如此忙綠的聖子,竟然是在自己剛抵達金陵城的次日就召見自己,這可是讓王杉西感到了莫大的榮欣啊!
他可是聽聞,不少回京述職的文武官員們,往往都是要等待少則五六,多則十半個月才能夠輪到被接見的。
他之前甚至都做好了在金陵城等待半個月的準備,畢竟自己只是個陸軍少校而已!
而那些回京述職的文武官員,基本都是文官知府起步,武將上校起步,他一個陸軍少校,按照常規來,根本就沒有資格被聖子召見。
但是,就是這種大背`景下,他卻是在第二就是被聖子接見了。
這讓王杉西感到榮欣的同時,也是有著激動,當晚上接到通知,明上午入宮覲見的時候,他甚至一晚上都是沒有睡好,後半夜的時候才是迷迷糊糊的睡下。
但是第二,色還沒有大亮的時候,王杉西就是醒了過來,然後開始梳洗,穿衣!
對著那塊的,只有巴掌大的鏡子是看了大半,以確保自己身上的穿著打扮沒有任何一絲的出格之處,這才是走出了房門,準備到樓下用早餐。
此時的他,穿著的是陸軍校官冬裝軍禮服,依舊是深藍色為基調,上衣是傳統的右衿上衣,其上衣的下襬很長,釦子是他私人購買的純金釦子,下身穿著褲子,然後穿著一雙長筒皮靴。
其右衿的交叉邊緣,是紅邊,而這道紅邊,也是體現他的校官身份!
肩上上,則是彆著陸軍少校的軍銜肩章。
其前胸,則是懸掛著一枚雙劍勳章,這枚雙劍勳章,是他只是中尉的時候,帶隊找到了一夥隱藏在廉州府沿海的一夥海盜,並引導海軍艦隊殲滅了這支海盜團伙,才獲得的這枚雙劍勳章。
這種雙劍勳章,是後來頒發的並且只針對士官以及尉官,校官以上,原則上不授予這種雙劍勳章,所以,很多軍官們從軍之後,如果沒有在尉官時期得到這枚勳章,等升上了校官之後,基本就沒指望了。
因此相對來,在校官以上,這種勳章還要更少一些,也就更加特殊一些!
佩戴勳章的他,腰間也是掛著一柄標準的校官指揮刀。
哪怕他是個情報人員,平日裡基本不打打殺殺,也沒有指揮過部隊進行過哪怕一次的正規戰鬥,但是他依舊是陸軍少校,而按照陸軍的相關條例,在正式場合下,他就必須佩戴指揮刀。
當然了,在日常場合裡,尤其是禮儀場合裡,軍官們佩刀的指揮刀一般都是沒有開鋒,更多的還是作為一種彰顯軍人勇武的裝飾品使用,而到了戰場上,則是會換上開鋒的指揮刀。
用罷早餐,他就是準備出門的,但是一問,卻是發現翰林院那邊來接自己的馬車都還沒有到呢。
回頭看了看餐廳大堂裡的座鐘,現在才是七點不到。
早了!
哪怕是王杉西現在想要早早進宮等著,但是現在也不到時候,所以,他也只能是壓著心中的躁動,然後在大廳裡一邊喝著茶一邊等著,順便還翻看起來了最新一期的大唐朝報。
對於大唐朝報,他自然是不陌生的,哪怕這幾年他長期在海外活動,但是往來的船隻也會定期送來大唐朝報。
時效性自然是別指望了,因為一送往往就是直接送好幾個月的份量!
但是依舊可以看到大唐朝報,並瞭解到國內的一些相關情況。
拿起來已經是被熨斗燙過,墨跡不會弄髒手的大唐朝報,王杉西抬頭一看,最頂賭自然是大唐朝報這四個大字,緊接著的是日期。
宣平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這個日期並不是今,而是大唐朝報正式刊發的時間,因為大唐王朝是同時面向全國發行,但是即便是依託了軍方的驛站體系,並採取了金陵城向各地的印刷點送出樣刊,在遍佈全國,位於各個交通樞紐裡的印刷工廠進行印刷,再分送到周邊府縣。
這麼一整套流程下來,從朝報司確定最新大唐朝報的樣刊後,再到其他地方的民眾們看到,則是會有一個延遲的過程,直隸四道這邊,基本上三到五內可以看到,而其他地區,越遠就越晚,比如廣州那邊,基本上要等半個月以上,遇上氣不好等意外情況,甚至有可能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