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這麼一群人集中出謀劃策,也許是無法做出太過驚豔的作戰計劃來,但是出錯的機率也是非常的小。
在李軒正式出發前往九江之前,作戰部的作戰副部長陳雄少將已經是帶著十幾個參謀司的作戰參謀,和樞密院的其他幾個部門的人員先一步抵達了九江,他們將會在這裡組成西南戰役指揮部的初期構成!
於此同時,金陵城內,李軒也是為再一次的親征而進行著準備,這一次的親征準備,比之前的北伐要簡單一些,因為李軒只打算去九江坐鎮,並不是親臨戰場指揮作戰,所以近衛軍雖然也會一起去,但是真正參戰的近衛軍將會是隻有一個暫編旅。
李軒自己的話,則是打算帶兩個近衛軍步兵團為核心的一萬近衛軍前往九江,並留下了一個近衛軍步兵團為核心的五千近衛軍控衛金陵城。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李軒帶去的這一萬近衛軍,將不會有參加戰鬥的機會,他們的存在只是控衛李軒的個人安全而已。
除了近衛軍以外,其他的事就更加簡單了!
大唐的臣子們,對萬古聖君御駕親征,那都是已經習以為常,那都是經歷過好多次了,早幾年的時候還會說什麼陛下三思之類的話,但是現在,基本都是沒什麼人說了,李軒說要準備親征,那些臣子們問都沒問為啥,直接就是去準備了。
彷佛這事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稀鬆平常,這都是讓李軒有些感嘆,自己搞出來的這個大唐王朝,從上到下都是有些不正常,一個個天天都想著打仗,哪怕是文臣雖然和軍方有眾多的矛盾和衝突,但是對於打仗那也是非常歡迎的。
尤其是國企部、商部、農部、稅部這幾個部門,對於擴張領土,開啟商貿市場的戰爭行為更是支援的很。
比如說國企部,雖然說搞的大多數都是國防工業,但說到底還是辦企業,這辦企業自然是需要工業原料和市場的啊。
商部也是如此,想要發展國內的工商業,也是缺乏不了工業原料和市場的。
農部以前還不怎麼支援,但是最近他們多了一個移民屯墾司,這個部門是用來幹嘛的,是用來移民的,國內移民、國外移民都是他們的業務。
這不擴張,不佔領新的領土,他們怎麼移民過去,用以解決國內部分地區人多地少的困難啊。
稅部就更不用說了,國內怎麼花錢他們是不管的,反正只要李軒同意,他們就給錢!
但是怎麼收錢他們就管了,如今隨著工商業的發展越來越繁榮,海貿也是越來越繁榮,各種商稅、關稅是持續大幅度增加,而這,同樣是離不開工業原料和市場的。
當然了,內閣的其他一些部門就是不太支援了,尤其是對外擴張不能給他們帶來明顯好處的,比如說禮部,這對外擴張的再多,對他們也沒鳥用,人家主要是辦教育和搞禮制的,頂多就是向海外蠻夷宣揚一下華夏文化!
不過整體而言,內閣方面對於擴張還是保持支援的態度,擴張都如此了,更加不要說是統一國內了。
內閣那邊準備的相當快速,很快就是消防之前的北伐戰役,內閣基本一分為二,御書房的值班大臣和行走大臣們,也是一分為二。
一部分將會隨駕前往九江,一部分留守金陵。
而留守金陵的主要負責人,依舊將會是御書房值班大臣、建極殿大學士、戶部尚書柳八苟,而大唐王朝的三名大學士之一,同為御書房值班大臣的陸軍部尚書錢夢久將會隨駕。
其他的人份量就是沒這麼足了,有的隨駕,有的留守金陵,但是不管什麼情況下,一個部門倘若尚書留守,那麼左侍郎肯定會隨駕,而尚書隨駕的話,左侍郎肯定會留守。
畢竟尚書、左侍郎、這兩人就是一個機構的主要和次要負責人,尚書和左侍郎得分開來,一人負責一邊。
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李軒忍痛暫停了對宮廷舞蹈團的各種舞姿的指導工作,再一次踏上親征之路!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