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在上述地區採取這些政策的時候,一個又一個屯墾團是出現了,而且一開始還只是造反叛亂的流民戰俘,但是到了中後期,乾脆也是把動亂地區的眾多普通青壯也是招募進來,然後組織到某地進行屯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屯墾團越來越多,這間接也是讓大唐王朝增加了更多的耕地,加大了糧食產量。
不過,很多早期的屯墾團在這個時候,也是陸續結束了他們原先的使命,有些被撤銷了,而有些乾脆是開始變得名存實亡,沒剩幾個人了,而有的,則是已經從屯墾團轉變為普通的村子,而有些則是更加特殊一些!
位於瓊州府臨高縣的第八十九屯墾團,就是大唐眾多屯墾屯裡很特殊的一個。
第二十九屯墾團,顧名思義,就是大唐王朝裡的第二十九個屯墾團,宣平三年的時候在廣東成立,成立之初,被編入了大約三千名明軍戰俘。
雖然第二十九屯墾團就是抵達瓊州島,來到了臨高縣屯墾,開荒種地,一開始的日子自然是非常的難熬,因為上頭拔給的口糧不足,縱然不至於幾天沒飯吃,但是經常餓肚子那也是肯定的。
第二十九屯墾團的團長,大唐陸軍預備役上尉呂平方,早年也是個土匪出身的他在大唐王朝奪取了兩廣,陸軍逐步正規化後,他就是和很多土匪出身的軍官們一樣,逐步退出了主流,有的轉行去當巡警了,有的和他一樣來屯墾團幹。
雖然說退出現役了,但是預備役上尉的這個頭銜還是不錯的,在第二十九屯墾團裡,他就是最大的官!
為了解決口糧問題,呂平方也是費不了少的心思,上頭沒有足夠的口糧,那麼就只能是自立根生了,而且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邊上就是大海,自然是隻能向大海要飯吃了!
他最開始組織人手搞了艘小漁船,一開始也就是想要捕撈一點魚給三千幾個戰俘們打打牙祭,但是沒有想到漁獲超乎想象。
這漁網拋下去再撈上來,慢慢的都是各種海魚!
然後,他就是看到了徹底解決口糧的希望!
他向上頭要了一艘大漁船,然後自己也是組織人手又打造了幾艘小漁船,開始了第二十九屯墾團的捕撈生涯,這一撈,就是撈出了第二十九屯墾團不一樣的人生!
僅僅是兩個月不到,第二十九屯墾團上下就已經是沒有人餓肚子了!
三千五百多人,雖然不至於說天天白米飯管飽,但是至少已經是勉強能夠吃飽了。
為什麼?
因為他們撈得魚實在是太多了!
他們一開始還興高采烈的天天吃魚,結果吃著吃著就再也吃不下了,然後就是開始把捕撈上來的魚拿到縣城乃至府城裡去販賣,然後換回來普通的糧食。
等到半年後,他們已經是擁有了好幾艘的大漁船,捕撈的漁獲已經是開始販賣給大陸地區,比如說廉州等地來的商人了。
不過這時候,他們發現活魚賣不出去什麼價錢,因為保質期太短了,很容易就發臭了,所以他們又是開始把捕撈上來的魚進行醃製,用食鹽進行醃製後再拿出去買,而沒有想到,這鹹魚買的比活魚還要貴,而且是供不應求。
等到第二年的時候,第二十九屯墾團不僅僅是解決了口糧等生活物資問題,甚至都已經有閒錢給戰俘們發補貼了,這些戰俘們甚至能夠寄錢回家!
後來萬古聖君李軒頒發特赦令,按照特設令,第二十九屯墾團的戰俘們,其實全都是能夠被特赦回家的,但是卻是沒有一個人願意被特赦,於是乎就是不了了之了。
等到宣平六年九月份的現在,第二十九屯墾團早已經是發展為擁有百噸大漁船兩艘,數十噸大漁船十多艘,小漁船數十艘的龐大規模。
裡頭的戰俘們早已經是變成了漁民,不僅僅吃喝無憂,而且每個月按照等級不同、技術不同,還能夠領取數兩不等的補貼,哪怕是最低等的漁民,每個月也能夠拿到一兩銀子左右的補貼。
第二十九屯墾團還擁有了一座醃製工廠,其出產的各種鹹魚暢銷多地,甚至在張嶽控制區裡的四川,湖北,都是能看見印著‘二九牌鹹魚’字樣的鹹魚罐頭!
現在的第二十九屯墾團,早已經是脫離了屯墾團的範疇,反而更像是一家漁業公司!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