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李軒就是下令道:“傳令近衛軍、第九步兵師備戰,準備迎擊韃靼騎兵!”
隨著李軒命令的下達,近衛軍的一萬多人也是以縱隊緩緩的進入戰場,並在戰場的西側列陣,而列出的陣型,乃是和第五步兵師在梁山集戰役裡迎戰韃靼騎兵時的陣型大同小異,都是典型的空心方陣!
因為近衛軍和第五步兵師一樣,都是全員換裝了燧發槍的部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近衛軍的兵力,實際上比當時的第五步兵師還要更多。
第五步兵師迎戰布日古德所部韃靼騎兵時,實際上還缺少了一個步兵團,只有兩個步兵團,只不過當時的陳科橋是把炮兵部隊、輜重部隊裡的火槍兵們也是集中起來,組建了第三個臨時的方陣。
而近衛軍,如今可是全員在此,三個主力步兵團,再加上一個可以充當戰鬥步兵使用的輜重團,然後炮兵團也是完整的,炮兵團那邊都是可以抽調運輸兵、非必要的炮兵組建一個千人規模的步兵營。
所以,僅僅是在一線迎戰的近衛軍戰鬥步兵就有大約一萬四千人,組成了四個大方陣,而這四個大方陣裡頭,又是包含了三個小方陣。
而近衛軍的每個步兵營,人數超過了陸軍的步兵營,達到了七千人規模,因此近衛軍的步兵營方陣,規模更大,兵力更加的密集。
在近衛軍的左側,則是第九步兵師的兩個步兵團,以及輜重、炮兵等輔助兵力所組成的輔助步兵團,他們是列出了三個大型方陣,每個大型方陣裡,又有五個小方陣。
不過第九步兵師的方陣,因為他們還是裝備火繩槍和長矛,所以他們列出的方陣乃是四角方陣,而不是空心方陣。
哪怕是面對同樣的敵人,但是裝備不一樣,使用的戰術同樣也是不同的。
使用燧發槍的第五步兵師、近衛軍,已經是升級了戰術,線列作戰的時候,使用三列作戰,而迎戰騎兵的時候,則是採用空心方陣。
而剩下的陸軍部隊,線上列作戰的時候則是依舊採用傳統的六列戰術,迎戰騎兵則是使用四角方陣。
但是在迎戰騎兵的時候,絕對也不能輕視這種四角方陣,因為四角方陣的遠端殺傷力雖然不如空心方陣,但是大量重甲長矛兵的存在,使得四角方陣抵抗騎兵衝擊的時候,還要更加的強悍一些。
近衛軍和第九步兵師在戰場的西側,擺出了標準用來防禦騎兵的陣型,一個又一個方陣是一環套一環,幾乎是把整個西側戰場都是給遮蓋住了,如果韃靼騎兵想要衝過來,插手主力部隊和明軍的戰鬥,那麼他們就必須衝過近衛軍和第九步兵師的攔截。
而韃靼騎兵,能夠衝過來嗎?
韃靼騎兵來了,他們來的速度甚至是唐軍預料的還要更快一些!
看著好幾萬的韃靼騎兵呼嘯而來,就連李軒都是放下了正面戰場,而是手持望遠鏡,把視線投向了戰場西側,那裡,有著韃靼騎兵。
正面戰場現在幾乎不用他太過操心,第六步兵師在左翼的突破依舊還在繼續,而且當第一炮兵群靠前部署後,明軍的中軍也是受到了打擊,明軍方面為了擺脫這種被動局面,在不久前出動了大約三千京營騎兵試圖襲擊第一炮兵群。
而對此,唐軍方面自然也是早有預料,第六步兵師的三個步兵營,再加上炮兵自身的火槍兵、長矛兵防禦大約一千多人,組建了兩道密集的防線,並且第一炮兵群的火炮,也是第一時間放棄了對明軍中軍的炮擊,而是改為裝填散彈,對著以密集陣型發起衝鋒的明軍騎兵進行猛烈的炮擊!
數十門的火炮炮擊,對於數量達到好幾萬人的明軍中軍而言,也就是難受一下,但是想要直接靠炮擊擊垮他們,那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面對三千明軍騎兵的衝鋒,這數十門火炮的威力就顯得相當龐大了!
僅僅是明軍衝鋒路上所承受的炮擊,就至少讓明軍損失了數百騎,然後明軍騎兵殺入了步兵防線的時候,因為明軍騎兵是要朝著山頭上的炮兵陣地發起進攻,而守護炮兵陣地的唐軍步兵,則是在半山腰進行攔截。
這樣的情況下,對明軍騎兵的衝鋒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而這個時候,炮兵陣地又是進行了散彈急速射,炮兵相互配合,竟然是直接打崩潰了這支明軍騎兵,最後明軍騎兵被迫退卻。
如此一來,正面戰場上,唐軍幾乎就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倒是西側戰場上,讓李軒有些擔心,畢竟近衛軍和第九不步兵師能否擋得住韃靼騎兵的進攻,這其實是一個未知數。
李軒再自大,也不會認為這種情況下己方能夠獲得穩贏了。
但是,李軒也不奢望近衛軍和第九步兵師能夠徹底擋住,他要的只是近衛軍和第九步兵師給主力部隊爭取一定的時間!
如今,己方大軍的中軍和右翼,已經是相繼發動了進攻!
只要近衛軍和第九步兵師給主力部隊爭取到一定的時間,那麼今天這一場仗,勝利絕對會是屬於大唐王師的!<.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