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港口登上了海軍的巡邏艦後,格德斯對坐著的這艘巡邏艦卻是沒有多大興趣,因為這只是一艘普通的沙船而已,並不是那種體型修長而優美的新式船隻。
倒是再一次路過吳淞港的時候,看到十多艘戰艦的時候讓他又是感嘆不已,如此修長優美的戰艦,那是看再久都是不會覺得厭煩啊!
格德斯對大唐海軍的這些新式戰艦瞭解的也不多,只是知道這是大唐海軍特地自行設計的,而在世界上並沒有類似的船型。
而且所能夠看到的只是外觀而已。
從外觀上來看,這種新式的大唐戰艦,不管是巡洋艦還是護衛艦又或者是巡邏艦,其船體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那就是比較修長,長寬比比較大,這種明顯特徵內行人一眼就能夠看的出來,這是一種比較注重航速的船隻。
不過他們所能夠看到的這隻有外觀了,他們並不會知道,這種船體的內部都是水密艙,而且為了軍艦的防禦效能,內部可以用來裝貨的船艙並不大,裝上了補給,帶上水兵後,基本不能再額外的裝載貨物。
和這年頭其他的以裝貨為主,作戰為輔的蓋倫船、卡拉卡等船型比起來,作戰效能大大提高,但是經濟型並不好。
這也是為什麼大唐海軍把這種船型設計出來後,遲遲沒有用於貨船上的緣故,這東西,就不適合充當貨船。
如果說把內部的水密艙之類的去掉,擴大裝貨空間的話,那倒是可以,但是這樣一來,防護效能也就失去了,除了航速快一些,裝貨量達不到蓋倫船的層次。
同時複雜的桅杆帆裝,帶來了機動性、航速,但是也是導致了造價的增加。
所以到目前為止,大唐王朝的這種新船型,並沒有在貨物運輸上普及開來,軍用和民用船隻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軍用船隻需要的是戰鬥力,成本對於軍用船隻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是民用船隻需要的經濟型,不僅僅要造價低,而且還要裝載貨物多,並且還能擁有一定的經濟航速。
兩者的設計理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目前大唐海軍的這種戰艦船型如果要改為民用貨船的話,是需要進行全方面的修改設計的,不過現在,還沒有人去幹這種吃力不好好的事,民用船廠更樂意建造傳統的沙船、廣船或者是福船,嗯,最近也是有人開始建造西式的蓋倫船。
軍用船體造價高,而且也沒有經過市場的考驗,那些船商們也是不願意冒風險下訂單,所以船廠自己自然也是不會費力不討好的去進行改裝了。
而工部的船廠,基本不對外承接訂單,他們就是為了造軍艦的,一門心思設計研發各種軍用船型,最近他們在研究英明偉大,比太陽還偉大的萬古聖君李軒所提出來的一種船型:飛剪船。
之前皇家理工學院的造船科的師生們已經是根據這種概念設計出來了一個模型,透過各種數學計算,他們信誓旦旦的說,這種造型的船體航速將會達到一個新高度,在順風情況下,船體設計合理,風帆也佈置合理的情況下,最高航速甚至有可能突破十五節。
這種可以極大提高航速的船隻,作為主力戰艦使用自然是不行的,因為很難佈置大量的火炮,而現在的戰艦想要獲得優勢,往上頭部署密集的艦炮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海軍那邊卻是希望搞出這種飛剪船來,然後用來充當快速運輸艦使用。
同時皇室產業科下屬的航運公司對這種船型也是非常感興趣,這年頭的遠洋貿易非常的遙遠,同時現有的船隻航速太慢,如果能夠一種航速更快,哪怕是裝貨量少一些的船隻,那麼所代表都是廣闊無比的市場。
裝貨少一些不怕,大不了多跑一趟!
更關鍵的是,時間的減少,對於大唐王朝的傳統輸出貨物‘茶葉’極有優勢,茶葉是有保質期的,而且海上溼氣大,鹽分大,對茶葉的口感影響甚大,在海上的運輸時間越短,茶葉的品質也就能夠儲存的更加完好。
大唐王朝這邊的商人們,可是一直都是想要大規模的開啟歐洲的茶葉市場呢。
不過這種新船型,也不僅僅是一個空心劈浪船首這麼簡單,船體都是需要重新設計,乃至連船帆都是需要全新設計,所以一時半會的還是搞不出來。
在大唐王朝的這幾年,格德斯是打心底裡認同併為大唐王朝感到自豪!
這裡繁華無比,幾乎遍地都是黃金,商機眾多,而且城市乾淨整潔,民眾素質極高,而且技術發達,各種科技產品多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