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德斯指揮著船隻一路按照規定航線進入黃浦江後,發現黃浦江裡的船隻眾多,其中多數都是傳統的硬帆船隻,不過也有一些是和他的船隻一樣的蓋倫甚至是克拉船。
上海港開港之後,大量的船隻開始彙集此地,其中有跑華夏沿海的商船,也有東亞各國遠道而來的船隻,而歐洲船隻自然也是有的,當然了,更多的還是各種中小型的內河、近海船隻、漁船等。
而越是靠近上海港口,船隻就是越來越多,這讓格德斯有些感嘆,這裡開港也沒有多久,雖然說來往船隻還是不如廣州港,但是這裡的船隻多的卻是不遜於廉州港了,比另外兩個第二批開港通商的港口:寧波、泉州要好太多了。
大唐王朝先後兩批,一共五個通商港口裡,基本是各有各的優勢,都是大唐王朝精挑細選後才是挑選出來的。
由南往北數,廉州港,這個地方雖然沒有特殊的特產,但是其地理位置實在是過於優越,乃是中國最南端的通商港口,往來東南亞的船隻,很多都是從這裡出發,或者是首先抵達該地的。
畢竟這年頭的遠航航行,大多數都是沿著海岸線走,而且船隻也是時常需要靠港補給的,所以廉州港雖然自身的特產優勢不明顯,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而廣州作為傳統的對外通商港口,本來就是非常的重要,此外大唐王朝推動工商業發展,在廣州里不僅僅能夠採購到大量中國的傳統特產,也能夠採購到玻璃、肥皂、香皂、廉價布匹等新興工業產品。
同時廣州那邊對各類海商運輸來的物資也是需求量龐大無比,比如說來自印度等地區的棉花,來自東南亞各國的香料、貴重木料、帆裝、硝石、硫磺等諸多原料都是廣州所需要的。
那些海商們把貨物運輸到廣州銷售之後,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然後採購大量的中國出口貨物。
而新開港的泉州,則是以茶葉為主打,福建地區的茶葉產量非常大,也是該地的主力出口商品。
寧波,則是茶葉、絲綢兼備,在浙北地區,乃是傳統的生絲產地,質量上佳,同時該地也是重要的茶葉產地,特產優勢極大。
而上海的話,茶葉、生絲資源同樣豐富,同時背靠江南繁華之地,市場龐大,同時這個港口還是南北交集,長江航線的出發點,交通優勢相當龐大,所以上海也是成為了最具備發展潛力的通商港口。
所以第二批通商港口裡,上海的發展是遠遠超過寧波和泉州的。
商部在規劃上海商貿區的時候,佔地面積甚至是超過了廣州商貿區,並且是動用了對於商部而言極其寶貴的資金用來建設商貿區,平整土地,建設碼頭等等。
甚至還未雨綢繆,直接在建設階段就是鋪設了鐵路,用以連線碼頭區和倉庫區、商業區。
等格德斯的船隻靠上碼頭後,按照規定,他們是不能直接進入商貿區的核心地帶的,而是在隔離區先待著。
這年頭人們往來會夾帶大量的病菌,同時西方人還不愛洗澡,為了避免外人把傳染性的疾病流入,每一個商貿區都是實施了嚴厲的隔離措施。
上岸後,必須洗乾淨,隔離數天後沒有明顯病症後,才能夠准許離開隔離區,然後進去商貿區的核心地帶。
不過很多歐洲人認為不能洗澡,所以對於這些人也是特殊安排,那就是不允許進入商貿區的核心地帶,但是這並不會妨礙他們來做生意,因為在隔離區裡,他們就能夠直接完成貨物出售,採購等一系列的事務。
甚至他們都不用下船,就能夠完成交易。
格德斯自然是洗澡的,這梳洗乾淨後,又是等了兩天,這才是獲准帶著隨從們離開隔離區,進入到商貿區。
不過他進入商貿區後,卻是親自去出售貨物,而是把這一項工作交給了副手,至於他自己,則是帶著隨從找到了商貿區的官員。
因此這一次他和前幾次那樣,還帶來了一種特殊的貨物:工匠!
而這也不是格德斯第一次幹這個,而已經是前後幹了三次了,前兩次他已經是為大唐王朝帶來了總數超過一百人的各類工匠。
而這一次,他帶來的工匠更多,足足超過了百人。
本來他是準備在廣州那邊交貨的,但是廣州那邊的商部官員卻是讓他運往上海港交貨,所工部正在江南地區大建工廠,對各類技術人員的需求非常龐大。
所以格德斯干脆是帶著貨物和人直接來了上海港。
很快,憑藉著他的特殊身份,很容易就是見到了當地的商部官員,然後談好了價錢,當場就是繳獲了這一批特殊‘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