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兵力達到了五千人的龐大規模,並且這五千人擁有獨立作戰能力的,能夠擔負負責一個方向的作戰任務。
三個混成團,這可就是一萬五千兵力了,總兵力雖然還是比不上步兵師,但是戰鬥力其實已經是超過了那些沒有完成改編的步兵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半年裡,大唐陸軍的主要整編工作,主要是集中在五個暫編團上,把他們擴編為混成團,而且是按照標準編制進行的!
而步兵師方面,則是主要進行了炮兵部隊的擴張,另外裝備板甲,但是這些步兵師裡,大部分依舊存在著預備營的編制。
當然了,這些部隊裡,第五步兵師卻是一個例外,因為當李軒決定要以江西為今年秋冬戰略的主攻方向後,是把大量的資源優先加強給第五步兵師。
這也就是的第五步兵師成為了大唐陸軍裡,第一個完成整編的師級部隊,同時也是唯一一個完成整編的師級部隊。
完成整編後,下屬的三個步兵團,清一色都是火槍團,同時這些火槍團裡,預備營也是通通改成了步兵營,步兵數量沒有變,但是火槍兵卻是增加到了三千人以上!
同時因為炮兵、輜重等兵力的增加,第五步兵師的總兵力也是擴充到了一萬四千人,比其他步兵師多了兩千人。
未來的江西攻略,主力就是第五步兵師以及第一混成團、第四混成團、第五混成團了,同時李軒還給該部加強了一個重型炮兵營。
該重型炮兵營,也是大唐王朝裡的第一個重型炮兵營,轄有的火炮數量不多,只有區區十二門而已,比那些野戰炮兵營動則十八門乃至加強型的二十四門火炮的炮兵營,數量要少的多。
但是如果看這個炮兵營所裝備的是什麼火炮,那麼就會知道為什麼會直接給予一個炮兵營的編制,並且還冠以了重型二字。
因為這十二門火炮,乃是大唐王朝所造出來的第一批攻城重炮!
包括三門四十八斤六十四磅)的榴彈炮,九門二十四斤三十二磅)的榴彈炮!
大唐王朝一直都是想要製造更大口徑,威力更大的火炮,但是受限於技術水平,目前只能量產九斤加農炮,就連十四斤的加農炮,現在都還無法量產。
但是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對大口徑火炮的需求是極為急迫的,尤其是陸軍,他們迫切的需要大口徑的火炮來轟破明軍的烏龜殼:城牆!
而實戰中發現,不管是七斤野戰炮還是九斤野戰炮,其彈丸的威力雖然在野戰中驚人,但是對於隨隨便便都是厚達七八米甚至十多米的城牆而言,依舊是顯得力不從心。
對於軍備發展,李軒一直很上心,所以他是指示了工部方面研發榴彈以及短管重炮。
榴彈,也就是可以發射出來的開花彈,但是引信問題以及發射問題卻是比較難解決,因為要把榴彈發射出去後爆炸,必須有引信,而以大唐目前的技術能力,也只能是採用火繩引信了。
炮彈發射之前,炮手會點燃引信,然後再發射,但是這又帶來了一個炮彈翻滾的問題,所以這種榴彈,是無法在長身管的加農炮上使用的。
雖然說工部那邊正在研發更加先進的引信,用以取代火繩引信,但是一時半會是不可能成功的。
因為目前的這些榴彈,只能是用來短身管火炮上!
為此,肇慶兵工廠方面是率先配套研發了一款榴彈炮,試驗樣炮重量不重,但是口徑卻是比較大,可發射九斤的炮彈。
因為身管短,為了讓炮彈獲得足夠的初速以保證射程,所以炮管是造的非常非常的厚,最後就是形成了一個短又粗模樣的榴彈炮。
為了節省成本,甚至用的都還是鐵而不是青銅,因為價格極為低廉。
後續肇慶兵工廠根據這一款榴彈炮,又是繼續加大加厚,最後搞出來了二十四斤乃至四十八斤的重型榴彈炮。
陸軍方面得知這些榴彈炮後,可謂是欣喜若狂啊,直接就是下了一批大訂單,同時因為秋冬攻勢在即,直接把肇慶兵工廠那些用來測試的樣炮都是給拉走了,然後又是從各炮兵部隊裡抽調了骨手以及炮兵軍官,只用了短短半個月時間,就是把這個重型炮兵營給建立了起來,然後緊急運往江西前線。
大唐陸軍要用被明軍打造的跟鐵通一樣的南昌來試驗這些重型榴彈炮的實戰效能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