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北上湖廣所面臨的困難,李軒是非常清楚的,這也是李軒在前面幾個月裡堅決壓下部隊繼續向北發起進攻,而是讓他們進行休整改編的緣故。
前面幾個月如果持續發起進攻的話,固然是能夠攻城略地,殺傷不少明軍,但是北上各部隊本來就已經是強弩之末,而且很多部隊都是不滿編的,火炮和火槍都是比較缺乏,這能夠取得一時的勝利是肯定的,但是很容易在進攻力量被耗盡後就出現意外啊。
萬一北上部隊打的精疲力盡後,又是冒出來好幾萬明軍殺過來的話怎麼辦?
別以為這種事不可能,這種事實際上可能性非常大,人家明軍也不是傻子,吃了這麼多的敗仗後,再傻的明軍將領也是可以不可和偽唐賊軍硬拼的。
如今湖廣方面乃至福建、江西方向的明軍都已經是學聰明瞭,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和偽唐賊軍在野外交戰,就算是要打,頂多也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打埋伏。
就和當初在興泉府城外埋伏第二軍本部一樣,那一戰,也是明軍和唐軍多次野外交戰中,為數不多,乃至可以說是唯一一場勝仗。
哪怕是當初的明軍自身傷亡都還要超過唐軍,但是不管是從戰略還是從戰術角度而言,當時的明軍都算是取得了勝利。
除了集中優勢兵力打埋伏外,現在明軍將領最喜歡的就是死守城池,等偽唐賊軍主動來攻,利用堅城來抵消偽唐賊軍的火器優勢,同時還能夠為後方爭取時間。
因為即便以唐軍的戰鬥力,要想攻克一座明軍嚴防死守的城池,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
要麼是付出重大的傷亡,要麼是耗費大量的時間。
而這些,都是明軍所樂於看見的。
基於上述所面臨的困難,李軒才是暫停了湖廣前線的持續進攻,而是讓部隊開始休整,並給部隊配屬更多的火器,尤其是攻城所用的火炮。
透過數月的努力,目前大唐王朝已經是初步完成了對六個步兵師以及五個暫編團、兩個混成團的整編任務,從步兵到炮兵再到輜重兵都是一律滿員。
甚至是因為新兵還在源源不斷的訓練並補充部隊,李軒甚至是特別設立了三個補充旅,這種補充旅的最大任務就是繼續訓練剛從新兵營出來的新兵們,隨時為前線的主力部隊提供兵員補充,其編制並不歸屬各主力師,而是直接嫡屬於樞密院訓練和指揮。
因為隨時要為前線部隊提供新兵補充,所以部署也是比較靠近,第一補充旅部署在廣東韶州府、第二補充旅部署在貴州黎平府、第三補充旅部署於廣西柳州府。
這種補充旅計程車兵,清一色都是那些剛剛完成了新兵訓練的新兵,而且裡頭除了充當教官任務的軍官以及士官外,並沒有其他骨幹老兵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一個進階版本的新兵訓練營。
這種補充旅平日裡並不承擔主要的作戰任務,頂多就是在後方駐防,掩護補給線,剿剿匪之類的,除非是前線大軍慘敗了,要不然的話他們是不會上戰場的。
他們的裝備大多也都是二線裝備,雖然按說刀劍長矛弓箭,乃至火槍火炮都有,不過都是一些二線裝備,火炮大多是繳獲自明軍的碗口炮、將軍炮,火槍都是一線部隊裡用過的舊火槍,盔甲更是樣子貨,刀劍長矛大多也質量不咋滴。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種補充旅雖然號稱旅,但實際上人數比一個步兵旅還要多,但是卻是兵種齊全,簡直就是一個縮小版本的步兵師,或者說是混成旅的編制。
具體下來是轄有兩個補充團、一個輜重團、一個炮兵營、一個騎兵營以及各類輔助部隊,如果是滿編制的話,人數怕是要達到近萬人了。
但是不僅僅是士兵都是清一色的新兵,就連那些基層軍官們,大多也都是剛從武學堂畢業的菜鳥軍官。
這種補充旅,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李軒為了如今新兵訓練時間過少,但是兵力又緊張,時間更緊張所做出的一種變通選擇。
目前新兵營裡的新兵,只有一個月的基礎訓練時間,而這個時間其實並不夠讓一個士兵完成所有的訓練,所以在現有的各師各團完成整編後,李軒就是開始著手提高士兵的訓練時間了。
直接增加新兵營裡的訓練時間是不可取的,因為大唐王朝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新兵訓練三個月後再上戰場,尤其是在大規模北上湖廣戰役在即的時候。
所以就是弄出來了補充旅這種一半是新兵營,一半是正規軍編制的產物。